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多彩校园
南开电光实践队赴庄浪开展社会实践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8-28 16:39

科技赋振兴 人文系庄浪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包仲坤 董悦)为进一步践行“公能”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近日,南开大学电光学院“公益晨跑、筑梦庄浪”实践队赴甘肃省庄浪县东门村开展“师生同行”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队依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平台,以“科技赋能+教育振兴”为核心,将工科智慧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通过科普明智、校地协同、民生调研等行动,持续为庄浪东门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南开电光力量,生动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使命担当。

深耕科普支教 点亮科学梦想

  为打破乡村儿童与高端科研资源的壁垒,实践队充分联动学科优势资源,邀请“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师生打造线上特色科普课程,以“云游”形式带领庄浪学子走进实验室。 课程中,实验室师生通过实时画面展示光伏材料制备流程、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还针对实践队此前为庄浪捐赠的太阳能路灯,拆解其核心技术部件,让抽象的“光-电转化”原理变得直观可感。线下课堂里,实践队员则围绕“光的反射与折射”“视错觉光学秘密”“电子控制系统应用”等主题开设“博雅”科普课,更将太阳能灯手工拼装融入教学,孩子们亲手组装灯体、连接电路,在“做中学”中理解科技原理,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实践队还与庄浪四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结合学科特点与自身学习经历开展线上学法指导讲座,从“高效笔记方法”“理科逻辑梳理”到“考前心态调节”,为四中学子提供系统学习策略。课程中,队员们还巧妙融入南开“爱国三问”精神,引导乡村学子将“求知”与“报国”相连,让教育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载体,更成为厚植家国情怀的沃土,切实彰显教育强国在乡村振兴中的根基作用。

深化校地座谈 共绘振兴蓝图

  “希望借助南开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推动庄浪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升级,培育本土科技人才队伍。”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会上,庄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栋介绍了当地概况及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也直面产业升级、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实践过程中,实践队与庄浪县组织部、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东门村驻村第一书记贾盛、电光学院团委书记董悦及庄浪县组织部、科技局、科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围绕庄浪县农业发展、科技赋能路径及校地合作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就进一步对接需求、引入高校资源达成共识,为后续精准助力庄浪发展筑牢协作基础。

躬身民生调研 智助乡村发展

  “张大爷,您家门前的路灯晚上亮不亮?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在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实践队员们手持问卷和图纸,逐户走访村民,一边摸排此前捐赠的太阳能路灯使用情况,一边记录村民的生活诉求。自2022年起,实践队依托“公益晨跑”项目募集的吴建明校友基金,已连续三年为东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从首批15盏到如今累计50余盏,这些路灯遍布村内主路、山间小道,基本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今年,队员们专门绘制了《东门村太阳能路灯分布图》,标注每盏路灯的安装位置、投用时间,为后续路灯优化布局提供依据。

  从“捐物资”到“解难题”,从“短期实践”到“长效帮扶”,电光学院始终以“久久为功”的定力扎根庄浪。未来,依托乡村工作站的有力平台,实践队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人文关怀”帮扶模式,让南开之“光”不仅照亮庄浪的乡村小路,更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帮助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锤炼本领,让“公能”精神在知行合一中落地生根。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答...
南开大学(天津市)卓越工程...
南开大学与宁德时代共探产学...
“催化科学学科交叉前沿”美...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张文忠...
2025年天津市青少年暑期科学...
产业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
南开大学两位教授当选中国昆...
《掬水月在手》日文版于大阪...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