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昕坤 王海)近日,“草原英仙之旅”星空夏令营在乌兰布统草原举办,南开大学“丝路低空行 教育兴疆行”实践队在活动中开展了科普讲座、科技实践、天文观测、自然探索、文化体验等活动。近百位青少年营员参与。
认识夜空星座:探索宇宙的浪漫之旅
英仙座流星雨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是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焦点。南开大学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开展星空观测活动,通过北斗卫星轨迹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记录等环节,将航天成就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结合“暗夜保护”主题调研,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团队成员杨婷跪在防潮垫上,手把手教着初一学生洋洋调整望远镜焦距。摄影师杨嘉瑞的观测日志扉页写着“把论文写在祖国星空下”。队员刘子晗带领学生用激光笔在帐篷幕布上模拟星座运行。实践过程中,队员持续守夜观测,以实际行动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开发的“红色星空”课程将夏夜大三角与革命圣地创新性关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营员们不仅掌握了观测技能,更深刻理解了天文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一名家长感慨:“原来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在宇宙中相隔16光年,这次活动让孩子对星空有了全新的认知。”
本次星空观测活动不仅填补了城市青少年实地天文教育的缺失,更通过“科技+文化”的融合模式实现了多重价值:一是以低光污染的优质观星环境,为孩子们打开了认知宇宙的窗口;二是将我国“星宿导航”、“节气星象”等非遗智慧转化为可视化科普内容;三是通过便携式天文设备的教学应用,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方案,真正实现了“让科学之光照亮草原每一个角落”的初衷。
观察昆虫:微观世界的奇妙探索
南开大学摄影与无人机协会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昆虫观察活动。通过微距摄影记录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的协作行为,生动诠释“团结奉献、各司其职”的集体主义精神;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调研,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实践队员深入湿地公园系统记录昆虫生态链。团队专门设计昆虫观察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激发营员们的科学兴趣。融合现代观察法与本土生态智慧,在培养青少年观察能力的同时,强化了他们保护草原栖息地的环保意识。实践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微观生态思政课,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以专业特长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担当。实践队员表示,希望下一代能成为生态保护的天然传承者。
无人机讲座 科技与创新的碰撞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王海老师以“军用无人机:守护国家安全的空中使者”为题,为夏令营带来了一场融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军事科技发展与高校创新实践的专题科普讲座,该讲座是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的重点活动之一。实践队员们给营员进行了一场充实而丰富的无人机操作指导课,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营员们分组进行了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学习如何操控无人机避开障碍物。一名营员兴奋地说:“无人机就像一只小鸟,带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