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多彩校园
“导师有约”共话AI大语言模型的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4-17 17:41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方之昊 黄超凡 霍菲)为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大模型工具服务学习生活,2025年4月14日,旅游与服务学院第十四期“导师有约”系列学术沙龙在111教室举办。本次沙龙邀请学院李晓义副教授作为主讲人,聚焦“大语言模型在学习中的应用”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部分教师代表一同参加活动。

  李晓义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训练过程及智能本质解析。他对比了自然语言处理自上而下和大语言模型自下而上的智能路径,强调大语言模型的本质是统计规律和知识压缩,与人类智能在偏好、信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他指出,在与大模型对话时,用户需要明确说出背景、角色、任务、目的及期望效果,从而实现对大模型的正确精准使用,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效率降低。

  随后,李晓义围绕毕业论文选题与文献调研,详细讲解了以中科院文献中心星火科研助手为代表的AI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他向同学们强调,调研阶段一定要用真实文献系统,在真实文献的基础上方可使用“深度推理”功能,简单生成的AI文案会存在逻辑不清、内容不实等问题,给论文撰写带来极大损害。在模型制作、话题对话及写作要求方面,李晓义强调一个模型用一个线程,专注单一主题,并向同学们列举了多个可借鉴的模型工具。

  活动中,李晓义还与师生们就AI工具在视频拍摄、内容生产等方面的使用进行了交流。他提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需特别注意伦理声明,要建立内容生产的知识库,使大模型认知结构向下兼容。

  本次“导师有约”活动使师生们对大语言模型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激发了师生们运用AI技术探索学术科研和学习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科学使用AI工具的科研规范意识。近期,学院还将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字文旅、文旅元宇宙等行业最新前沿开展讲座,帮助学生把握行业前沿动态,建立交叉学科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强国建设中的历史学科使命...
校领导率队赴福建省开展招生宣传
跨越3600公里 大中小学教师共...
南开大学26项成果获天津市科技奖
学校召开科技园建设工作领导...
南开大学举办2025年柏年助学...
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一行来访
南开大学与鹏银数据签约合作
南开师生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南开...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