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么向卿)6月20日至30日,值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暨国家新材料研究院建院十周年之际,南开大学国家新材料研究院举办“材料产业发展系列讲座”,共邀请10名行业内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材料学院师生做专题讲座。每场讲座由国家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沈铸睿、副院长曹墨源主持。
沈铸睿、曹墨源代表国家新材料研究院向报告嘉宾致以问候和感谢,并指出系列报告讲座是面向材料学院师生的学术盛宴,能够帮助师生从材料产业研究、应用与发展的角度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对高校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曾在比亚迪、四川天力等多个企业任高管的义志杰带来讲座“锂电材料产业化漫谈:21世纪演进、工程挑战与未来破局”,从在比亚迪的工作经历出发,详述了锂电材料的技术迭代、工程化实践及未来市场趋势,并指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维尊就“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开展讲座,分享了固废处理中包括填埋、焚烧、热解气化、生物发酵等技术,并提到其团队在资源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该项目从基础研究到机器研发经历了六年的周期,师生在学习研究经验的同时也倍受鼓舞。
南开医院骨科主任张树泉带来讲座“镁合金可降解生物材料应用与转化”,主要探讨了镁锌钙合金材料的特点及在骨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讲座使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医学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认识了镁合金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
河北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系教授魏强带来讲座“产学研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探索”,从“知行合一”理念出发,结合工程教育演变,提出产教融合的新工科模式,为产业、教育与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了参考思路。
纤纳光电的联合创始人和技术带头人颜步一开展讲座“钙钛矿光伏技术产业化概览”,主要聚焦钙钛矿产业化现状以及核心问题,对钙钛矿实证电站发电情况展开分析,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可能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军作报告“污油泥低碳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与应用”,对污油泥低碳资源化处理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推动有机固废领域资源化技术的工程应用。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陈爱兵分享报告“碳基功能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聚焦功能碳材料制备方法和关键结构特征,提出限域热解等创新策略,提高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催化应用领域的性能。
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公司联合创始人许卫开展讲座“大规模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机遇与挑战”,讨论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及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大规模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特点,以及提高该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的方法及该技术的前景展望。
中山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胡卓锋分享报告“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在产过氧化氢催化剂设计与催化过程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他对过氧化氢催化剂设计的研究成果,以及第一性原理理论的应用。其材料研究涉及理论计算方面的宝贵经验给师生带来了启发。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池与催化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牟通作报告“新能源和催化材料的产业化探讨”,详细介绍了锂电、钠电及催化材料的研发进展、产业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并与师生就相关技术挑战及校企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交流。
系列讲座气氛热烈,师生踊跃提问,与报告专家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