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南开课题组在表面等离激元光镊操控金属纳米线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4-10-24 09:29

  南开新闻网讯(电光学院供稿)近日,袁小聪教授课题组在表面等离激元光镊操纵金属纳米线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在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刊物《Nano Letters》发表了题为《Plasmonic Hybridization Induced Trapping and Manipulation of a Single Au Nanowire on a Metallic Surface》的文章(DOI: 10.1021/nl502975k),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博士生张聿全和硕士生王健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深圳大学的袁小聪教授和闵长俊副教授。

  近年来,线基金属纳米结构成为光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纳米线由于其细长结构的特殊性,其方向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操纵手段主要依赖于激光光镊技术,然而由于激光对金属纳米线有较强的排斥力作用,难以实现其在金属膜上的稳定操纵。本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线偏光激发表面等离激元(SPP)聚焦效应的新型光镊技术,通过SPP光镊对金属纳米结构的吸引力实现了对金属纳米线的稳定捕获,并通过改变激发光的偏振方向实现了对金纳米线的连续旋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捕获和旋转的物理机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美吻合。基于此,进一步通过调控纳米线的位置和方向,实现了金属膜上纳米线基结构的搭建,该技术对于芯片等离激元器件(如逻辑门电路、纳米激光器等)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光束在金属膜表面激发的SPP与膜上的金属纳米结构表面激发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之间的杂化耦合,会使金属膜与金属纳米结构间隙内的电磁场产生极大增强,这种结构在光谱、传感、催化、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将对纳米光电子学、纳米生物学和医药学的研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该研究成果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l502975k

  该研究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61036013, 61138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11204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61377052),973项目(项目号:2015CB352004)等资助。

  《Nano Letters》是由美国化学协会出版的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刊物,主要刊登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2014年该刊的影响因子为12.94。

编辑:聂际慈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津举办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关注天开园】天开津南园·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五月的鲜花”唱响...
医教研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