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周德丰教授做客导师有约谈治学与做人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4-03-31 14:09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亚琢)3月28日,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周德丰教授,就“治学与做人”一题,与学生们进行了亲切探讨与交流。

  做人与做学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周教授强调,研究生阶段,大家更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钻研治学方法争取做到德业双修、学行并重。

  勤于思考推陈出新

  研究生应当培养自身在研究领域的独特见解。在“客观”的现有资料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主观”性的结论。例如在论述的结论、角度上有所创新,“总结出几条自己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注重研究自己研究方向的同时,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寻找问题间的联系。这样更有利于拓宽视域,推陈出新。

  勤学多练注意积累

  周教授引经据典,举出了历史上的一些学问家们对“好文章”的见解。例如作家孙犁先生提出的好文章三要素——有点义理、有点词章、有点考据;季羡林先生对“文眼”的重视等等。写作上应在文章架构上多下工夫,尤其注意用词精简。因此,我们在平时注意观察、积累知识的同时,要更注意加强写作的基本功。

  善于沟通良好合作

  研究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发表论文。周教授指出,这依靠我们自身的行动力——向刊物投稿前首先要了解该刊物的风格,并在投稿前后与编辑做好沟通工作,及时了解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以便修改,久而久之便在文章作者和刊物编辑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双赢。

  “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耕耘不一定有收获,但不耕耘一定没有收获——周老师生动的例证、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风趣幽默的讲演风格都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塌下心来做学术,认真写出好的论文,给学生时代添上一笔亮丽的色彩。

  “导师有约——研究生师生交流下午茶”是由研工部主办、各学院承办的系列活动,该活动自举办以来在师生间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更为直接的交流平台。

编辑:刘慕鑫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