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堃(1922-1951),艺名“小蘑菇”。他的父亲常连安初学京剧,后以“变戏法”领着孩子流浪江湖。年仅六岁的常宝堃,自幼就挑起家庭的担子。“变戏法”有所谓“说口”,是为招徕观众的“谑词”。常宝堃聪明伶俐,“说口”中常有即兴抓哏逗趣的笑料,很受张家口人喜爱。观众就以当地特产“蘑菇”戏称他为“小蘑菇”。童声未退年仅十岁的常宝堃正式拜师津门相声名家张寿臣,从此技艺大长活跃于天津相声舞台。他调皮、诙谐、活泼、机敏,擅长自嘲,塑造的舞台形象熠熠生辉。
常宝堃的相声以会得宽、使得活、活儿瓷实著称。会得宽,是说他学逗唱俱佳。据说他擅长的节目就有一百多个。不仅善于说逗,学唱也不逊色。虽嗓音条件不甚好,但他的学唱有韵味,如当时流行的一些戏曲唱腔、太平歌词等,他都唱得娓娓动听。他的说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往往是连说带逗,而且他的“逗”也不摆出一副舌剑唇枪的架势,而是如同和捧哏、观众聊天一样。“使得活”,是“会得宽”之必然,他演出节目不拘泥于原型,往往是大拆大改,把几个节目组合拼接为一个节目,并在临场发挥中即兴创造。“活儿瓷实”是说他肯下功夫、台词准确、绝不胡诌乱扯,往往从早到晚、醒里梦里都在念词。大段的“贯口”“趟子”总是倒背如流。
常宝堃成名以后,虽得以糊口,却时常遭地痞流氓和反动势力勒索欺侮。形形色色的苛捐杂税、防不胜防的种种暗算,使他对那个社会越发不满。在日寇入侵时期,他曾因编演相声节目遭当局毒打。他第一次被捕是在1944-1945年间,日寇“强化治安”有所谓“献铜献铁”运动。常宝堃当时演了一段《耍猴儿》,其间加上一句“现挂”。因为耍猴儿要敲锣,他向捧哏的说:“现在我只能用嘴模仿锣的声音了!”——“我的锣献了铜了。”转天他就被伪警察局扣留。此后不久,他演出了二弟常宝霖编写的《牙粉袋儿》,谓“强化治安”后,面粉未涨钱反而落价了:“只不过袋儿小点儿——牙粉袋儿那么大。”缘此,他又遭到当局的毒打。抗美援朝时期,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分团”,在炮火中为“最可爱的人”演出;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夺去生命,时年还不到三十岁。
常氏一家都从事相声艺术。常宝堃的父亲常连安除早年为其捧哏外,后又钻研单口相声,表演风格以火爆、爽朗取胜。二弟常宝霖、三弟常宝霆、四弟常宝华也都享有盛名。其子常贵田亦颇具乃父风范。常氏家族代有传人,乃名副其实相声世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