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冉启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关联 使用上不拘泥
来源: 齐鲁晚报 2015年9月14日C5版发稿时间:2015-09-16 10:52

  据齐鲁晚报  “大家明明都是站着,为啥还说‘坐’电梯呢?”最近,这个问题在小唐的朋友圈里流传开来。细细一想,汉语中类似的例子还真不少,茶明明就是喝的,有些地方却叫“吃茶”;山明明是登上去的,咋就说是“爬”呢?

  冉启斌介绍,“坐”的本义是“人存在于地上的方式”。最早的“坐”是先屈膝,后臀部放在后脚跟上的动作。后来随着坐具的不断改变,“坐”的动作发生了变化,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双腿放松,臀部放在椅子、凳子等工具上。

  后来,“坐”的意义演变为“乘坐”“搭乘”交通工具等,这时就不再拘泥于原来的意义了。坐船、坐火车,虽然可能是站在船上或火车车厢内,但仍然可以说“坐”,原因就在于此。

  冉启斌解释说,这些现象实际上涉及到字或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汉语中,词义这样演变的例子还有很多,仔细研究起来也很有趣。词义引申是指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意义。这众多的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的都是从本义中引申出来的含义,叫引申义。

  由于引申义都是由本义发展衍生而来的,所以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总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不过在使用上,并不拘泥于他们原来的意思。这也是为啥搭电梯的时候,明明是站着,却可以说是“坐电梯”了。

  新闻链接:明明是站着为啥说“坐”电梯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帮扶工作会议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从青岛到海牙 以专业与韧性闪...
第三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物理...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黄明拓...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