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不断破局 这支“创新舰队”以产业报国
来源: 今晚报 2025年5月26日 6版发稿时间:2025-05-26 10:16

    久日新材成功上市

  1998年,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深耕多年的赵国锋教授,不甘于“实验室的成果躺在论文里”,创立了天津久日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久日新材”)。2019年,久日新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赵国锋在招股书中写道:“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奖杯,当用自主创新的钢水浇铸。”2025年,在天开园,作为赵国锋教授创办的企业之一,天津久瑞盛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形成覆盖光固化材料、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天然提取物、大健康产品的产业集群。

  打通科研转化成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是中国科研人员在不断创新征程上的初心,赵国锋团队不仅迈着科研创新步伐,更朝着产业报国的目标不断前行,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生动典范。

  光引发剂到光刻胶 不熄火的引擎

  2025年,天开高教科创园6号楼,看着员工们正专注地投身于科研工作,赵国锋教授向记者介绍说:“以久日为‘母舰’,以‘久瑞盛’等新主体为舰队,我们逐渐把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纵向整合,更好地实现对产业链的完善和价值创造。”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夺取自主创新成果,赵国锋教授从南开园到天开园的迈步,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做出重要的人生抉择。

  1998年,青年博士并没有选择加入当时的“出国热”潮流,而是拿着行业报告,将实验室的数据装订成创业蓝图,毅然创立了天津久日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立志用知识服务社会。“当时,我国高端光引发剂材料大量依赖进口。”赵国锋教授介绍说,而这类用于新型环保UV涂料、UV油墨的关键材料,直接关系到包装印刷、电子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链的安全。

  创业初期,大家日夜攻坚,历经无数次试验,最终成功研发出系列光引发剂产品,并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先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更名的“久日新材”,光引发剂系列产品覆盖了涂料、油墨、胶粘剂、3D打印等多个领域,年销售收入突破14亿元,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全球产量最大、产品最全的光引发剂生产供应商,是行业无可争议的“隐形冠军”,具有全球影响力。2019年,久日新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作为化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啃下这块硬骨头。”正当光引发剂业务蒸蒸日上时,赵国锋教授又挑战被严重“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光刻胶。“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流程是光刻工艺,可以说,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的‘眼睛’,它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芯片的性能。”他介绍,光刻胶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材料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虽然需要的研发投入更大、回报周期更长,但“更需要我们去做这件事”。久日新材制定了以“光固化产业为核心、半导体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丰富产品线 形成大产业集群

  随着业务拓展,赵国锋意识到单一产品线的局限。2015年开始,公司以现有产品和市场为中心,逐步加大对单体、助剂及特种树脂等光固化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纵向延伸下游特种油墨、特种涂料等光固化新材料产品,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依托核心技术孵化出久瑞盛等新主体。

  2023年6月份,借着天开园开园的契机,赵国锋在天开园6号楼注册成立天津久瑞盛科技有限公司,“天开园优惠的政策、创新的体制机制让我对天开园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开始致力于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改造传统植物提取行业。

  久瑞盛的研发团队介绍说,传统植物提取行业面临土地资源稀缺、提取过程能耗高污染大、植物供应量有限、人工成本增高、提取物纯度和提取效率难以再次提高等种种问题,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让合成生物学落地于传统行业,解决传统植物提取行业的痛点问题。现在的久瑞盛团队主要从事单宁酸、姜黄素、橙皮甙、罗汉果苷、芦丁、白藜芦醇、绿原酸等系列产品提取、加工和下游产品开发利用。

  从久日到久瑞盛,如今,赵国锋团队已经形成覆盖光固化材料、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天然提取物、大健康产品的产业集群。

  从家具环保涂料,到光纤涂料;从烟酒包装油墨,到线路板油墨;从牙科材料,到手机的封装胶水;从高铁的绝缘材料,到火箭的复合涂层……赵国锋团队开发的产品,应用场景越来越广。现在,他们正在向光刻胶技术发起攻关,向健康产品实现技术革新。他们的产业故事也恰恰在告诉大家,面向国家需求的科研攻关与市场化运作完全可以实现同频共振。

  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现科技报国

  今年的5月17日,2025年津南区投资促进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有这样一组数据:“天开津南园开园以来,共引进科技型企业677家,其中已入驻295家,培育天开科创专板入板企业17家、上市潜力企业9家。”

  在2023年时,作为人大代表的赵国锋教授,就提出“关于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洼地和高效机制,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建议”的建议,也收到相关部门的“要以高标准建设天开津南园”的积极回应,其中还提及全方位搭建创新政策体系相关内容。

  赵国锋教授告诉记者,自己始终认为,唯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报国。久日新材每年都会从营收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公司设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南开大学成立“南开大学—久日新材联合研究院”,同时与湖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成立“先进感光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吸引众多业内顶尖人才加盟,组建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为持续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正是这种持续创新使得久日新材成功超越国际巨头,成为全球光引发剂行业的引领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此外,久日新材还主导和参与了多项光引发剂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今年,赵国锋教授荣膺“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在对其的介绍中有这样的总结:赵国锋以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兼济天下的奉献情怀、矢志报国的使命担当,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他不仅是科研创新的引领者、实业报国的践行者,更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这份荣誉,既是对其个人奋斗的褒奖,亦是对全体劳动者的鼓舞——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方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科学家的方程式

  终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记者:以光引发剂产品为例,国产化的实现,会产生一种什么直接效果?

  赵国锋:我们的首批国产化光引发剂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被国内多家印刷油墨、家具涂料企业采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为国内相关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现在光刻胶的研发到什么程度了?

  赵国锋:目前已进入生产阶段,个别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久日新材将以光刻胶所用的光敏剂和光引发剂为原点,与上下游企业一道围绕各种高端光刻胶及配套材料进行研发生产,打通半导体光刻胶及其相关电子级原材料生产的产业链。

  记者:您是把久日与久瑞盛比作一个舰队?

  赵国锋:是的,我们以久日为“母舰”,以“久瑞盛”等新主体为舰队,这样我们就逐渐把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纵向整合,更好地实现对产业链的完善和价值创造。

  记者:这种模式还有何优势?

  赵国锋:这种“母舰”+“舰队”的模式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效应:共享国家级研发平台,加速技术迭代;客户资源跨板块转化,实现市场联动;人才输送,形成人才良性循环。在这个模式下,实验室的微量合成成果可以直通生产线,真正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记者:这就是所说的打通“最后一公里”。从一名科学家的角度,是什么信念让您不断进行挑战?

  赵国锋:科学家的方程式,终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记者 单炜炜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05/26/content_87649_2216242.htm

  审核:闫瑾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关注天开园】人工智能赋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