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小康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获得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已在各类政策语境和学术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进一步增强此类概念的学理深度,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这需要从概念分析和实证测量两个方面分别加以推进,并强化获得感与其他中国特色概念的有机联接。
获得感是客观获得与主观体验的多重统一
获得感是表达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程度的概念工具。学界已普遍认识到获得感是客观获得和主观体验的有机统一,但对这种有机统一性之内在层次的理论分析,尚可进一步深入。
从客观获得这一层面看,获得感是国家发展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获得感产生的逻辑前提有二:一是改革发展取得了实际成果,二是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这是两个不尽相同的问题。前者意指从国家或社会整体的视角看是否取得了改革成效和发展势头,其侧重点在发展总量的提升;后者意指从不同群体直至个体自身的视角看社会成员自身能否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获得实际收益,侧重于结果分配的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感这一概念,天然兼顾公平与效率、全局与部分、集体与个体的不同诉求,超越了西方文化经常出现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体现出既追求发展又兼顾公平,以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公平的“兼得”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和中国传统的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获得感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的“良政基准和善治标尺”的文化渊源——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和政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的、具有浓郁中国气质和鲜明时代气息的概念创新。
从获得体验这一层面看,获得感是客观成效与主观认同的有机统一。只有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感受到获得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就必然会产生获得感,更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产生同样强度的获得体验。作为一种主观体验,获得感必然要经过社会成员自身的认知加工,它虽然在根本上受制于社会存在,却不能时时刻刻反映社会存在,也可能受到社会舆论、个体心理预期、近期社会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甚至扭曲。在现实中,这意味着可能出现“有实际获得”却没有“获得感”的异常情况,即客观上群众确实已经得到了实惠、享受了福利,但并未对此产生心理认同。如若缺少这种主观认同,国家治理的成效检验就缺失了关键一环,无法形成国家治理与群众满意之间的有效联动,需要对其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解决。
综合上述两个层面,获得感整体上是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发展绩效、群体或个体层面的客观获得以及个体内在的主观体验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在层次的枢纽性概念。这也意味着只有发展绩效、客观获得与主观体验这三者之间真正构成了积极的统一和正向的转化,国家治理才真正达到善治境地。
具备可测性是获得感概念学理化的基础
获得感既具有丰富内涵,也具备可测性。准确测量其实际水平,并从定量的视角分析其提升程度、影响因素与产生机制,能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实证依据。获得感的测量,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设定测量目标。通常有两大类测量目标:一是测量特定领域的获得感,二是测量特定人群的获得感。特定领域的范围大小和人群的划分方式,决定后续技术路线的实施。例如,测量特定领域的发展绩效,指标较为简便直接;而衡量全社会改革发展的整体绩效则较为困难,需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或寻找较敏感的少数关键性代表指标,同时结合强有力的理论分析,论证综合指标的全面性或代表指标的有效性。在衡量并比较不同人群的获得感时,如根据人口学维度划分为青年人、老年人、育龄妇女等,应偏向于采用综合指标,尽可能全面地罗列所有影响因素,重在体现全面性;而根据特定事项或治理任务来对应具体人群,如通勤人群、患者、投资者等,则需要聚集特定议题建立少量关键指标,重在突出代表性和时效性。
衡量客观获得。客观获得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在测量时均应侧重于从具体个体或群体的角度衡量其实现水平。广义的客观获得指生活水平的提升程度、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等综合指标,有时也可采用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关键指标作为代理指标,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合理的权重指标和便捷的加权方案,使不同测量属性的指标能够合理反映客观获得的整体状况。狭义的客观获得则随具体政策或治理领域而有所不同,如环境治理获得、健康治理获得、教育减负获得等,可指向不同社会民生领域,需要设计具有领域特殊性的量化指标,其重点在于建立能够反映特定领域实际获得的操作化指标。同样地,根据人口学维度划分的群体获得多采用广义的客观获得指标,根据具体事项划分的群体获得感则更适宜采用狭义的客观获得指标。
评定主观体验。这是测量获得感的难点所在。现有研究多采用生活满意度、政策满意度等作为主观指标,其优势在于简洁直观、易于操作,局限在于不能很好地体现获得感一词的丰富层次,且易与幸福感等概念及其测量指标混淆。还有一种指标建构思路是将获得感分为若干二级维度,如将其分为获得内容、获得环境、获得途径、获得体验和获得共享,其优势在于能较全面反映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局限则在于条目多、耗时长,较难直接应用于大规模社会调查中。如何综合两种测量方式的优势,在全面与易用间找到适当平衡,还需进一步探索。此外,获得感的测量一般都落实在个体层面进行数据采集并以线性加权的方式汇总,从而形成不同区域的平均获得感。其优势同样在于简便易行,其不足在于均值指标并不能完全精准反映不同群体间获得体验的强度差异,这需要通过发展更具敏感性和更健全的指标或测量方式进行弥补。
探索产生机制。获得感的产生,经历从发展绩效到客观获得再到获得体验的渐次转变过程,分析其中涉及的相关机制,可更精准地把握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现有研究发现,个体的获得体验主要基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机制产生。纵向维度多依托大型社会调查的生活满意度测量进行趋势追踪,横向维度的测量方式和面向群体相对宽泛,可分析出不同群体间获得感分布的异质性并探查相关影响因素。但两种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是否存在特定的优先性、是否存在抵消或增强作用及其作用程度等机制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既可提炼新的学术见解,又可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强化获得感与其他自主概念的有机联接
概念的生命在于运用。这要求强化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有机联接与相互支撑,使其全面融入学术生态和现实语用,而不是自我隔离于知识体系和生活世界。正如有学者所言,学术研究应主动串联分散、独立的知识概念,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和“概念家族”,从而促成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获得感概念的普遍应用、理论气质和实证积淀,说明其具有联接其他概念、拓展学理脉络、引领知识建构的潜能。这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实现:
彰显作为治理理念的价值引领功能。获得感关联着国家治理的政策输出、成果分配和绩效认同的全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阻滞,都会造成获得体验的缺失。它是从中国国家治理实践中萌发和成长的自主概念,强调整体发展和成果共享,涉及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兼容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论、系统观和辩证法,也体现了当下治理理念的人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使用获得感来评估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具有全面、准确、动态、均衡的视角优势,能够同时观照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不同侧面、不同进度。获得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浓厚时代气息的治理概念,应当成为中国特色治理学说的核心概念工具。
突出作为评估指标的实践导向功能。获得感不是纯粹空蹈的抽象概念,可以通过科学的操作转化为具体的评估指标。它可具体地衡量出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既能体现客观获得水平的区域和群体差异,又能反映获得体验强度的区域和群体差异,由此可对应不同的治理逻辑和行动路线。通过对获得感指标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应用,可以为消除社会不平等、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科学指引。
发挥作为共享概念的知识建构功能。获得感源自治理实践而非某一学科内部,因而对这一概念的学理阐释必然涉及跨学科的合作,能够同时驱动不同学科围绕这一概念调整学科资源、汇聚学术共识、推进知识生产。事实上,获得感已成为联接不同学科的共享概念,成为承接不同学术资源的连接器和传送带。它既能关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政治学概念,也能关联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社会治理等社会学概念,还能关联治理绩效感知、主观社会阶层、共享社会事实等心理学概念。此外,它还不断渗透至传播学、经济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分支中,创造出许多鲜活生动的语义运用。全方位的渗透、多面向的使用,将进一步强化其学术基石地位、激发其知识建构潜能,从而体现出中国特色概念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独有价值。
(作者:吕小康,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