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每日新报:大学保安的“隐藏技能”
来源: 每日新报 2024年12月25日 第11版发稿时间:2024-12-27 08:06

  刘寿利闲暇时练习书法

  一张由木板搭建的书桌,一支轻盈的毛笔,一道车水马龙间屏息凝神书写的身影,这是行人匆匆路过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西南门二道岗时能捕捉到的一抹宁静与美好。“大爷这字写得真不错!”“您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啦!”听到师生的赞赏声他会不好意思地露出腼腆的笑容,这就是南开大学保安师傅刘寿利和他的“路边书房”。“南开浓郁的学习氛围很适合静下心来练习书法。”2022年年初到南开大学工作时,刘寿利便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气氛深深吸引,想着自己也要要求上进。

  受父辈的影响,刘寿利自幼便对书法情有独钟。在小学课堂上,他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然而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他的肩头,那份热爱被迫深埋心底,成为一场未竟的梦。子女成家立业后,半生为家庭奔波的他离开山东老家,来到南开与同事一起为师生守护平安校园,也重拾了年少时的爱好。“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

  “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关爱,让我拥有一个小小书桌。这个地方离岗亭很近,午休时间或休息日,我能来写写画画。”当刘寿利对书法的热爱被身边人知晓,他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师生的帮助。书桌上,字帖静静躺卧,是同事的赠予;笔墨桌椅,是书法同好的邻居慷慨馈赠;废旧矿泉水瓶被巧妙改造成了洗笔的雅致器物;书桌一旁的墨色格子雨伞,用来为纸笔遮风挡雨;字帖下的报纸轻轻铺展,“厚德载物”四个大字跃然纸上;“读书至境,心静得稳”,纸上的八字箴言,不仅是自我鞭策,更是对路过行人的无声寄语……从无到有,两年多的时间里,刘寿利在“路边书房”为热爱找到了栖息地。

  只要有休息时间,刘寿利总会坐进这间属于他的“书法小屋”,拿起毛笔开始临帖,进入宁静的世界。于是,出入西南门的师生偶尔能看到一位保安埋头伏在桌旁写写练练的身影。有的学生会悄悄走到他身旁,默默赞叹:“写得真好看!”有的老师会停下来,与他闲聊几句。“师傅,你这字真是越写越好了!”而他总会抬头腼腆地一笑:“还差得远呢,还在练习。”

  54岁开始自学,刘寿利期待自己不断进步,“书法写进去了就很有意思,笔画其中自有规范,写着写着就入迷了。”刘寿利坚信“勤能补拙”,书桌子上堆叠的宣纸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摞。谈到心愿,刘寿利表示,希望有机会能接受更专业的学习,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内涵与精髓。

  本报记者 常健

  通讯员 刘喆萱 张馨予

  摄影 宗琪琪 杨嘉瑞 刘烨辰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html/2024-12/25/content_145450_1680007.htm

审核:韦承金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津举办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关注天开园】天开津南园·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五月的鲜花”唱响...
医教研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