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菲)近日,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罗景山教授课题组,针对钙钛矿太阳能(7.020, -0.03, -0.43%)电池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可用于不同测试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数据评估的统一指标,并对开放数据库Perovskite Database中超过7000组稳定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了不同钙钛矿组分、器件结构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光伏技术,受到研究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其稳定性问题阻碍了商业化应用。当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升策略仍来自单一实验经验,缺乏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统计结论。由于钙钛矿复杂的降解过程、未统一的测试标准(温度、湿度、光照等)和记录方式,难以直接对已经发表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
罗景山团队根据以往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加速老化实验中使用的加速因子概念,提出了统一的稳定性描述指标TS80m,可以将不同条件下测试和不同方式记录的稳定性数据归一化到同一标准。依据该指标对Perovskite Database中的7419组稳定性数据进行归一化后,进行了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学分析,得出了不同钙钛矿组分和器件结构对稳定性影响的统计学规律。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mpaper.ccin.com.cn/epaper/weixin/page?pName=zghgb&pDate=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