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教育报:南开大学多维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助学子“创”青春“圆”梦想
来源: 《天津教育报》2021年12月15日第1版发稿时间:2021-12-22 17:39

  本报记者 刘佳  通讯员 郝静秋

  前不久,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南开大学获得了3金2银5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高校集体奖的好成绩。

  26岁的张恒是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项目《AccRate—全球首创抗癌靶向药敏感性检测技术定义者》的负责人,在这位药学院2020级药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看来,“从大赛过程中得到的收获比大赛结果更重要。创新创业是接触社会、接受社会教育的一个过程,特别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初入社会的我们而言,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

  “是否能激励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创新创业,需要学校厚植创新沃土,政策支持、课程教育、实践平台、指导服务,一项都不能少。”校团委负责人说,“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在公能日新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政策激励  让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2013年,南开大学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全校总体格局,成立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目前由校长曹雪涛担任组长,定期举办会议专题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曹雪涛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现象、新问题、新需求层出不穷,我们对创新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青年学子作为国家未来创新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需要常思国家之需,洞察先机、找准问题、持续创新,把小我融入大我,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新’时代、‘新’世界!”

  在此背景下,南开大学建立了就业创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测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魏昊宇在大二时申请了学校的“王磊涌泉基金·筑梦计划”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两年来,魏昊宇在文学院教师刘帅、涂俊的指导下,和团队成员一起聚焦国家“人才强军”战略,依托南开大学“服务学习”课程模式,打造校军融合发展模式,参与了双向互通“共赢”的教育公益项目——公能星火项目,今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全国银奖。

  为了支持更多像魏昊宇这样的青年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学校在八里台校区和津南校区都配有独立办公场地,已支持近两百个团队入驻,为近千名学生创业者提供了服务,涌现出“拾光南开”“静象文化”“农梦成真”等优秀团队。

  聚焦课程教育  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020年,还是大一新生的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统计学类本科生南洋,选修了由南开大学团委、教务处、商学院共同组织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导引》课。

  不同于一般的课堂,这里的讲台上“星光熠熠”。每堂课都有南开顶级企业家校友为青年学子讲述“精彩一课”。他们化身“创新创业讲师”,通过课程的方式结合人生创业经验,为广大青年讲授创业趋势、创业思维、创业方法和创业案例,种下一颗颗创新创业的种子。

  “每堂课上,我都能听到那些厉害的校友一路摸爬滚打后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和创业心得体会,实感创新创业的不易,但也觉得其中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南洋说。

  带着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吸收着课堂上优秀校友们的人生智慧,南洋加入了“校军融合——强军人才培养前哨站”项目,并凭借此项目在本次大赛中夺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

  与此同时,各学院在日常教学中也注重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药学院教师周红刚的微生物学课堂,专业学习与‘双创’思想有机结合,老师布置的商业计划书和路演任务,唤起了很多同学对科研创新和创新创业的热情,给学生们埋下了‘双创’的种子。”张恒介绍说。

  截至目前,南开大学已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172门,共计286.5学分,4584课时。课程类型涵盖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其中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创新研究与训练”“人力资源管理”等必修课47门,面向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创新管理”“人工智能导论”“创新与创业实践”等理论类和实践类选修课125门。

  打造平台  厚植创新创业实践沃土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南开大学已初步形成了“一中心、两方面、三层次、四平台、多模块”开放式的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即以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依托创新教育、创新实践、创新交流和科技服务平台,多模块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学校已连续三年举办“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将大赛作为挖掘培育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作为“互联网+”大赛和“挑战杯”竞赛两大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的校级选拔赛,三年来,南开大学“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规模与质量逐年攀升,已成为覆盖所有专业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影响最大的双创盛会。

  近三年,南开大学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获得省级、国家级各类奖项百余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在这过程中,无数南开青年接过接力棒,活跃在富有创新基因的南开校园里:他们躬耕于实验室中、田野大地,他们醉心于激光发射组件、打破技术壁垒,他们致力于“以虫治虫”、助力乡村振兴,他们求索于疫苗细胞、万物互联……他们正以竞相迸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让更多青春梦想变为现实。

       https://mp.weixin.qq.com/s/KJBVVCxQE29_3JR35fmf9A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