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追忆陈潭秋夫妇之一 残缺的右耳
来源: 《今晚报》2021年6月21日第10版发稿时间:2021-06-24 22:07

  姜桂荣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了,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三个字早已铭刻在红色的党的史记中,经历了百年的风吹日晒,毫不褪色;承载着厚重的生命轮回,永垂不朽。

  今年是陈潭秋烈士诞辰125周年,在南开大学西南村一座旧楼房中,我见到了陈志远教授。他是陈潭秋和徐全直烈士的儿子,今年正值88岁“米寿”。老人耳朵有些背,他希望摘下儿子为他配戴的助听器,要听本色的声音:“戴上这东西有杂音,你们语速就慢一些。我有几位老朋友,虽然都有些耳聋,但是彼此打电话都能听得清,因为是熟悉的声音嘛。”这让我不由想起,陈潭秋烈士残缺的右耳。

  历数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都是来自不同出身的知识分子。但是,唯有陈潭秋是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厮杀,在对敌火线上流血负伤的武汉代表。

  自古黄冈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陈潭秋烈士出生在毗邻武汉的湖北黄冈耕读之家,早在中学和大学时代就被誉为“文武全才”。因为他既酷爱文学、精通英语,又是足球健将、长跑能手。参加革命以后,他文能办报论春秋,武能持枪战敌寇。

  1921年7月,他参加了中共“一大”。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他留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领导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2月,党在长征路上发来电报:要求留守在苏区的部队立即进行突围,到根据地及其周围开展游击战争。随后,陈潭秋和谭震林率红军第二十四师的1个营400余人,由瑞金西南向闽西方向突围,准备到永定县西溪赤寨乡与张鼎丞会合,同红八团、红九团、明光独立营会师,坚持闽粤边界的游击战争。

  梁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时因患重病留在苏区)回忆说:“晚上,我们突破敌人的防线,插进旧县河南的一座大山里。这座山很陡,崖壁上的路又窄,天黑不见五指,为防止暴露目标,行军一律不准打手电,我们一个接一个,摸着绳子在崖壁上攀行。突然,潭秋同志一脚踏空,哗地一下摔了下去。天亮时才在谷底找到他,只见他浑身血迹,左脚跌得趾断、掌裂,耳朵也受了伤,他忍着痛,被我们搀扶着赶上了部队。”

  后来,与陈潭秋第一次谋面的人,都对他的耳部印象深刻,知道这是战争残酷的留痕、英雄战绩的标志而肃然起敬。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1-06/21/content_15362_4625991.htm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南开大学与多所上合组织成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帮扶工作会议
从青岛到海牙 以专业与韧性闪...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