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追忆刘光启先生
来源: 今晚报2019年4月1日第12版发稿时间:2019-04-07 17:26
 
刘运峰

       从报上得知,刘光启先生于2019年2月15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

  我和刘先生见面不多,也谈不上什么交往,但对他的印象却很深刻。第一次见到刘先生,大约是1985年暑假后的那个学期。那时,我在南开大学政治学系读三年级,课程不多,看到历史系的博物馆专业有门书画鉴定课,便去旁听。

  刘先生那时五十多岁,头发已花白,身材瘦弱,但举止利落,他的两只眼睛总是眯缝着,但一提到书画,便放出光来。他先从书画的发展史讲起,给大家带来不少印刷品展示,一边展示一边说:“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有一次讲到黄庭坚的书法,他自问自答地说:“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展眼舒眉之姿,伸手挂足之俏。就这么美!”他看我喜欢书法,说:“学习书法首先要多读书,要在学问上下功夫。学问好了,字自然就能写好。你看吴玉如吴老,一肚子学问,字也是学者的字,就是比一般人高。”有一次,我买到了一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真迹》,拿到课堂上请刘先生看,刘先生一边翻一边说:“好东西!好东西!好好留着。”一天下课后,他对我说:“跟我去趟图书馆。”原来,南开大学图书馆的一些书画需要刘先生鉴定一下。只见他非常娴熟地解开画轴上的丝带,打开画轴,炯炯有神的眼睛扫上几眼,有时说:“真的,收起来吧。”有时又说:“假的,放一边吧。”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说是假的?”刘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款不对。”或是说:“图章不对。”唯独有一幅署名“金人瑞”的小中堂,刘先生说:“这个不好说,因为金圣叹被杀后,他的字基本没留下来,没有参照,也就没法断定真假。”这一次鉴定,让我大开眼界,觉得刘先生的眼太神了。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天津财经学院工作,住在小海地。有一天外出办事回来,恰好遇到下班回家的刘先生,原来他也住在附近。几年不见,刘先生没什么变化,他的穿着很朴素,脚上依然是那双颜色已泛白的解放鞋。他对我还有印象,听说我在高校工作,就说:“好!读书写字方便。”

  1996年春,天津市文物公司在艺术博物馆搞了一次文物展销,参观时我看到一幅水墨的菊花,上面题写着“密密疏疏留个篱边小影”,落款是“周让”,钤着一方“老铁”的印章。对于作者,我一无所知,只是喜欢这幅略带西洋画法的国画。恰好,刘先生带着人来参观,我上前向刘先生请教,他说:“这是天津民国时期画家周让画的,他字铁珊,号老铁。属于小名头,东西不错!”我问这幅画是不是真的,刘先生回答:“是真的,但属于新裱,价钱合适,可以买。”我听了刘先生的话,买了这幅画。这也是我买的唯一一幅画,现在还珍藏着。每到秋天,我都挂出来。每当看到这幅画,就会想到刘先生。

  刘先生一介布衣,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刻苦,终成书画鉴定大家。他的平易近人和平民本色,将永远被人们怀念。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