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桂芳)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天津华光纪录影视传媒公司承制的纪录片《有个学校叫南开》在CCTV-9播出后广受好评。该片英语版最近译制完成,将于3月16日至21日每天21:00在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频道(CGTN-Documentary)向海外播出。
讲述百年学校传奇故事
历史人文纪录片《有个学校叫南开》,通过讲述百年南开系列学校的传奇故事,折射了百年中国和近代天津以及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全片分为六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寻路》《私立》《青春》《风波》《南迁》《归来》。影片回顾了严修、张伯苓在民族危亡时刻,矢志不渝地实践教育救国的理念,在家财荡尽、校园炸毁、山河破碎的情况下,背负国恨家仇、一路南迁,为生存寻路、为自强探索。通过百年南开的发展历程和百年中国命运的结合,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强国之路的探索,将南开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该片还首次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还原了许多历史细节,并采用搬演(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历史场景。总导演祖光透露,整部纪录片中采用搬演的内容占到30%,“适度的搬演非常传神,对于塑造人物很重要,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那段史实”。
该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后,引发观众和媒体热烈反响,之后在央视及天津电视台多次重播,并获得第24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十佳作品”和“最佳编导”奖项。
海外播出首映反响热烈
该片海外播出首映式于今年2月26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纽约南开校友会,以及专家学者和严修的后人等出席首映式。现场播放了纪录片的第一集《寻路》,片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打动了现场的美国观众,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之后,该片制作人、总导演祖光与大家分享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历程以及哥伦比亚大学与南开的历史故事,并现场解答提问。
祖光说,“南开”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这里曾走出了两位国家总理、近百名院士和一大批专业领域的大家,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说到哥伦比亚大学和南开的关系,祖光介绍:1917年8月,中国教育先驱张伯苓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近代教育、教育哲学和心理学、教育行政学等课程。此前,他和严修一起于1904年创建了南开中学。为了探索学习美国私立大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年届41岁的张伯苓远渡重洋来到哥大求学。两年之后,他遵循导师杜威先生的嘱托,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到祖国,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南开大学。
哥大著名学者Henry Levin教授高度赞誉该片对历史的还原和艺术的表达。首映式后,美国华视(AACNTV)、纽约中文电视台、美国中文网都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幅报道。《有个学校叫南开》以高水平的叙事能力和英文译制效果,征服了美国观众,引发了人们对天津的关注,成为“用文化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也是传播天津形象的一次成功案例。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9-03/15/content_10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