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发布了本年度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赵新教授团队研发的“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入选。该仪器将细胞核移植流程机器人化,机器人自动化“操刀”比传统手工操作更加轻柔、精准,对细胞的损害更小,标志克隆成功的囊胚率从手动操作的10%提高到21%。
图为赵新教授团队和“克隆机器人”。(资料照片,2017年7月4日摄)
本报记者江 珊文王晓明摄
编辑:韦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