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不仅需要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更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近日,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发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天起,我们的节目就推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系列报道,为您勾勒理想信仰、责任担当、创新探索、潜心育人组成的新时代优秀教师群像。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林,他始终秉承寓教育于科研的理念,带领着学生们徜徉在分子的奇妙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化学之美。
暑假还没开学,周其林老师的身影就出现在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内,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简单、随和。当被问到如何能在化学研究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时,周教授给出的答案是简单的两个字——勤奋。
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我是78年参加高考,然后进入兰州大学学习的,机会难得么所以特别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周其林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有机化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又先后赴德国、瑞士、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任教于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回国以后咱们的科研条件越来越好,所以我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都是随着我们国家的科研教学条件的改善也一天比一天做得好。
周其林所带领的课题组潜心十余年,设计发展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合成了系列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显著推动了不对称合成学科的发展。期间,周其林发表研究论文240余篇,发明专利13项,在《化学学报》等16个国内外重要期刊担任主编、编委和顾问,国际影响广泛。
南开大学王立新副教授:周其林先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绩,但是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更重要的身份是一位老师。
周其林从到南开之日起,就承担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有机立体化学》《当代化学前沿》等课程的任务。为了让学生们开拓学习思路,课堂上的周其林除了把知识尽量讲的通俗易懂外,还增加了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南开大学学生王宸:周老讲课清晰条理、深入简出,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到好多新的知识以外,并且逐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周老师通常要求我们课堂上必须要提问,会把我们提问的次数和回答的水平纳入平时的成绩,以此来激励我们共同进步。
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在高校里做科研的一个大任务还是培养人才,在科研当中培养人才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研究型的人才。
在南开大学,人人都知道,“大学者”周其林的课题组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
南开大学副教授王立新:周先生为人非常谦和,没有架子,但自己又严格自律,学生都称先生是谦谦君子,具备长者风范。他的个人修养,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周其林的勤奋和努力换来了光芒闪耀。他的学生们也都纷纷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在各行各业都成为了骨干。今年,周其林又荣获了第六届中国化学会贡献奖,但他把2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奖励全国优秀化学教师。周其林说,他对荣誉看的很淡,就是喜欢一门心思搞科研和教学。
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因为我已经是非常地享受这样的教学和科研的生活,所以我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节目地址:http://www.centv.cn/p/3290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