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光明日报:南开大学:留学生包粽子 感受中国味道
来源: 光明日报2017年5月28日4版发稿时间:2017-05-28 12:20

图为留学生在展示包好的粽子。任永华摄

  5月26日,南开大学的校园内弥漫着一股清新的粽叶香。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芬兰等20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聚集在南开园的汉语言文化学院活动室,包香粽、编彩线、做香囊……兴高采烈地共同迎接端午佳节的到来。

  吃到嘴里香甜软糯的粽子,包起来可不大容易。虽然现场有专门请来的技师耐心指导,可是来自美国的司凯琳手中的两片粽叶却总是不听使唤:“我来到中国一年了,还从来没有自己包过粽子,这次一定要学会!”桌子对面的意大利留学生安娜端详着自己刚刚包好的粽子忍俊不禁:“老师包的粽子是三角形的,我这个却是四边形的……这样也算是粽子吗?”

  做香囊、编彩线,也让留学生们兴奋不已。来自西班牙的进修生潘安东对做香囊“情有独钟”,他说:“我到中国各地旅行时,看到很多商店都卖香囊,今天自己亲手做,感觉很有意思。刚才老师告诉我,装进香囊里面的东西还有祛病强身的功效,真的很神奇呀!”

  留学生们还在活动现场观看了一部介绍端午节来历的视频,得知端午节这一天,中国民众往往会举行赛龙舟、插艾草、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纪念诗人屈原,此外还要挂菖蒲、喝雄黄酒等。“我发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都要举行一些有意思的仪式,这让我很感兴趣。”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苏妍说。

  “学习一门语言除了解文识字,最难的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满荣介绍说,每逢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他们都会组织开展放风筝、滚铁环、包粽子、做月饼、赏菊花等活动。“趣味盎然的体验活动特别受外国留学生欢迎,他们把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带回去的同时,也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多地向海外传播……”

  目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共有来自46个国家的留学生684人。为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这个学院与天津戏剧博物馆、天津鼓楼博物馆、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等13家单位合作成立了留学生文化实践体验基地。(本报记者 陈建强)

  

 

编辑:吴军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关注天开园】人工智能赋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