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早报讯(记者 刘长海 李晶)“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昨日上午在南开大学泰达学院揭牌。该中心将面向国家环境污染治理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土壤及水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探索饮用水/污水处理、水环境/土壤修复等国外的先进技术在中国环境问题中的应用。目前,4个重大研发项目已批准立项。
据了解,该研发中心将立足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平台,锁定6个研究方向,包括:固废利用与清洁生产、土壤修复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地下水水质评估与监控、智能水质监控、饮用水安全与处理。
同时,依托中加大型企业开展技术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加拿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交流。培养建设国际化人才和科研团队,打造水与环境领域前沿课题研究的创新团队、传播研究成果,还将为研究成果商业化提供服务。目前,联合研发团队首批申报四个研发项目,经新区科委组织专家论证已批准立项。包括“海绵城市智能决策评估平台”、“滨海新区污泥、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分布以及修复技术”、“中国大港油田受石油烃污染沉积物及土壤的生物修复”、“城市污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技术”。
据了解,该研究中心由新区政府、南开大学、加拿大水科技交流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共同推动建设。加拿大水科技交流中心执行主任爱德华博士告诉记者,加拿大在水与生态环境领域科研和技术发展方面全球领先,该中心是由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牵头、21所大学35位知名教授和专家组成。
新区科委主任黄亚楼说,“十三五”期间,新区提出创新驱动,吸引世界各国的创新技术和资源,是未来五年新区着力做的一件事情,中加合作就是一个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