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学子创新梦想变成现实
来源: 今晚报 2016年1月6日1版发稿时间:2016-01-07 18:01

  本报讯(记者 江珊)南大学生活动中心西北侧几年前还是一片废弃平房,“十二五”期间南大在这里建设了被科技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玑瑛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里不收租金、水电费,却有不少政策、资金支持。”化学系大三学生、天津石先科技有限公司的廖可铮告诉记者。基地二期不久前正式投入使用,30余个学生创业团队将和廖可铮一样,在这里把创新梦想变成现实。

  “五大战略机遇叠加,为本市的创新创业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建设人才高地,高校必须冲在前沿。”市教委副主任杨清海表示。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天津经济发展新引擎,“十二五”期间市教委先后出台《关于构建高校众创空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22个政策文件,立足“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服务等全方位保障。

  “高校的创客空间不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舞台,还要结合学校定位和学科优势,利用科技园、实训基地、孵化基地等学校现有资源。”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在由政府、高校、企业出资33亿余元搭建、旨在破解大学生创新创业难题的“创业学院”——天大宣怀学院中,将有20名左右的大二学生攻读首次开设的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辅修学位,成为首批拥有“创业学位”的双学位人才。“天大凭借管理与经济学类的优势,在全球聘请千名创新创业导师,为大学生提供‘真金白银’的创业辅导。”李家俊表示。

  近日刚刚成立的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整合了11所高校的优质特色资源,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创新因子。“联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司成立刚半年,已经与天津医科大学和商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天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四学生、乙未天初网络科技创始人侯立辉告诉记者。

  “全市现已认定三批共51家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总面积已近10万平方米,管理服务人员800余名,聚集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1400余个。”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李旭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基本实现了全市每所高校至少建设1个众创空间。”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关注天开园】人工智能赋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