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渤海早报:著名诗人席慕蓉南开讲述“时光刺绣”
来源: 渤海早报 2015年10月21日19版发稿时间:2015-10-21 14:48
 

 叶嘉莹先生向在场师生致辞席慕蓉分享人生中与诗词的结缘

  渤海早报讯 (记者 邵隽 通讯员 聂际慈 聂文斐)“时光是一匹白色的绢布,我们都是在时光里刺绣的人,每个人都已经开始绣了。”时隔一年,著名诗人、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席慕蓉再次来到南开大学,庆贺叶嘉莹先生执教70周年。10月19日晚,席慕蓉取最新诗作《时光刺绣》之题,在田家炳音乐厅讲述了她与叶嘉莹的“刺绣过程”。

  称职粉丝带叶先生寻原乡

  “我就是爱她,我没有办法。”72岁的席慕蓉一提到叶嘉莹先生就激动不已,自称是她的“铁杆粉丝”,称呼她为“叶老师”,讲至动情,数次哽咽。这个“粉丝”与“学生”,席慕蓉当得很“称职”,她帮助叶先生圆了跨越70年的原乡梦。

  2002年的一个春天,叶先生对席慕蓉讲述了自己11岁以来一直魂牵梦萦的地方——叶赫水,这是她的祖先最初生活过的地方。“如果这条叶赫水还在的话,我想去看一下。”席慕蓉听罢马上联络朋友,同年9月份就带叶先生站到了位于吉林省的叶赫水旁,让她11岁以来的梦境变成了现实。

  2005年,叶先生又对席慕蓉讲:“其实还是可以去一下蒙古高原。”于是,席慕蓉又做了一件被人称之为大胆的事——带81岁高龄的叶先生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使叶先生成为家庭里第一个踏上蒙古原乡的人。短短8天的行程里,席慕蓉与叶先生东上大兴安岭,西到巴尔虎草原,还登上了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一路上叶先生神采奕奕,诗兴大发,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口占绝句一首。一路上,席慕蓉都被叶先生的诗人风范深深吸引,“最佳勇气奖应该颁给叶老师。”席慕蓉如是说。

  “看到叶老师第一次来到蒙古高原的模样,我想到了自己。”席慕蓉说道,“当我第一次踏上原乡,与族人低头叩首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族群的一分子,虽然共同怀着对祖先的愧疚和思念,但内心却有一种幸福感。”

  给我出题目诗就走了

  “读诗和写诗是生命的本能”,席慕蓉十分赞同叶先生对诗的这句评价,而她,是在12岁的时候找到了这个本能。

  席慕蓉讲道,小时候自己是个没有朋友的人,南京、香港、台湾,从小学到初中她一路转学;蒙语、汉语、粤语,每到一处她都要做出语言的改变。每辗转一次,她的寂寞感就增加一层。直到为她辅导数学的补习老师送给她一个日记本,她才找到了唯一属于自己的朋友——诗。她可以把自己的悲伤放在里面,然后获得一种淡淡的喜悦。

  “我绝对不要在诗的创作里做一个去巴结别人的人,我的诗不能被人利用,甚至不能被我自己利用。”席慕蓉说,“我无法做到命题写诗,诗来找我,我才能写出来,给我出题目,诗就走了。”除了应著名歌唱家德德玛之邀所作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席慕蓉从来没有写过命题诗歌。今年7月,她见到了青铜时代游牧民族为了纪念男女英雄而留下的鹿石纪念碑,这告诉后人先祖曾经怎样生活过。“我要把这个写出来,在见到鹿石时,我感到诗来找我了。” (图片由渤海早报记者 游思行 摄)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关注天开园】人工智能赋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