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珊)“28年前,我来到南开大学教书,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结交了相伴至今的好友。”昨天,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在来津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她说:“28年后,天津又成为我出任英国驻华大使后的首批访问城市,这个城市跟我真的很有缘分,我希望能够继续加强英国与天津在经贸、教育、金融等方面的往来合作和共同发展。”
吴百纳今年54岁,1987年曾担任为期一年的南开大学旅游系英语教师,2003年至2009年曾任英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公使兼副馆长,多年在中国的经历让她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还有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英国大使吴百纳”,被英国媒体称为“中国通”。
谈起在津教书的那段时光,吴百纳表示十分怀念,“当时上英文课的,都是要做英文导游的,所以我经常带着学生到天津的各个景点去练习。我把天津转了个遍,大饱眼福。”吴百纳告诉记者,“我在南开还认识了另一位外教,后来我们一起回国,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天津的变化很大,GDP快速增长,路网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宜居;天津的变化也很小,古老的建筑保存完好,学术实力依旧强大,更重要的是,天津与英国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目前,英国共有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300余家企业在津投资,而天津也有11家企业机构在英设立。”吴百纳表示,“天津获批自贸区不仅是天津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天津与英国加强合作的助推器,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搭建起天津、英国交流沟通的新桥梁,实现双方共赢。”
上图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昨日为南开大学留下手模。本报记者 王晓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