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人民网:南开大学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周年
来源: 人民网6月16日发稿时间:2012-06-17 10:16

     人民网天津6月15日电(记者朱虹)6月15日,南开大学举行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一同纪念这位博通古今、学贯中西、追求真理、锐意创新、自成体系的史学大家。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中国驻加拿大前大使、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张文朴,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魏宏运,著名书画家、学者、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范曾出席大会。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我们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周年,不仅是怀旧,更要从中吸收营养、教益,做好今天的事。学习雷先生为人、为学和为师的精神,把我们今天的人、未来的人培养好,把未来的事情做好。南开大学要努力创造一个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的局面,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尽到自己的一份义务。”

    范曾于上世纪50年代就读南开大学历史系时,曾亲聆雷先生的教诲。为纪念雷先生的人格、学术,几年前范曾出资成立了雷海宗基金,希望当代的学子继承雷海宗先生的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立定精神、充满自信、发扬先生的学术。纪念大会上,范曾做了题为《雷海宗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报告。他说,雷海宗先生已远离我们而去,然而他博大的学识和史学家的睿智,将和英国的汤因比、德国的斯宾格勒一样永驻人类的文化史,像长青不败之树,永葆其美妙的青春。

    “雷海宗先生最满意的弟子何炳棣先生留学美国后,将雷先生的学问在海外发扬光大,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在西方成为顶尖学者。他一直以雷海宗先生为荣,对雷先生感恩。何先生6月7日去世了。在他去世前,我去看他,告诉他我要来南开大学参加雷先生的纪念会。他说,自己已不能写东西,希望我能代表他向这次活动致意。”著名历史学家汪荣祖带来海外学人对雷海宗先生的纪念。

    德国学者穆启乐(F.H.Mutschler)说,雷海宗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不仅是文化取向性的,而且是跨文化性的。他运用比较方法为开垦新的学术领域、为从事真正的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雷海宗晚年在南开大学的弟子王敦书说,我们要继承发扬雷海宗先生的高尚人格、治学精神和史学遗产,学习雷先生的爱国精神,建设我们的国家。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是中外驰名的历史学家。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公费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1924年入该校研究院历史学研究所深造。1927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返国。曾任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系主任,金陵女子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任武汉大学史学系和哲学教育系教授。1932年后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和文学院代理院长。抗战期间,雷海宗曾毅然拒绝赴美讲学的邀请,留在了更加需要自己的祖国和大学。1952年雷海宗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1962年病逝,终年60岁。

    雷海宗毕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历史观和史学体系。在30多年执教过程中,他讲授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外国史学史、外国文化史、基督教史等多种课程,编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选读》、《西洋通史》、《西洋通史选读》等。

编辑:陈鑫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强国建设中的历史学科使命...
校领导率队赴福建省开展招生宣传
南开大学26项成果获天津市科技奖
跨越3600公里 大中小学教师共...
学校召开科技园建设工作领导...
乌兹别克斯坦专业教育机构管...
南开大学举办2025年柏年助学...
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一行来访
南开大学与鹏银数据签约合作
南开师生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