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新社:翔实史料见证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
来源: 中国新闻社发稿时间:2008-03-01 10:41

  中新社天津二月二十九日电 题:翔实史料见证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

  中新社记者 田齐

  一九0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天津学界第五届联合运动会闭幕典礼和颁奖仪式上,时任南开中学堂校长的张伯苓以《雅典的奥运会》为题发表演讲。张伯苓说:“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使我对我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因为,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奥运选手获奖希望甚微,但他们仍然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他建议:“中国人应该加紧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也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张伯苓此次演讲的主要内容日后以《竞技运动》为题刊登在一九0八年英文版《Tiantsin Young Men》上。这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时间最早、最明确的中国人参加奥运会意愿的表达。张伯苓也因此成为明确提出中国要参加奥运会,并提出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一主张的第一个中国人。

  今天,这份见证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期盼的珍贵史料,仍完好保存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成为该馆最重要的馆藏。

  从张伯苓提出中国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到二00八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整整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间,中国人融入奥运、融入世界的努力从未停止。南开大学教授、校史研究专家梁吉生介绍,张伯苓是旧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理解最深、倡导最早、实践最多的人之一。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最早提出中国要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最早参与创建和组织“远东奥林匹克运动”;最早提倡奥林匹克教育入课本;最早创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为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一员;最早促成中国奥运健儿参赛;最早发起中国举办奥运会。

  二00八年八月八日,对天津市商会会长张元龙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这位儒雅、谦和,与祖父颇有几分神似的张伯苓先生嫡孙告诉记者:“‘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第二天一早,我和母亲就到位于南开大学校园内的祖父、祖母陵墓前,将喜讯告诉给了二老。”“我也有一个愿望,盼着奥运会中早日出现由中国人发明、极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张元龙说。

编辑:陈鑫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帮扶工作会议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从青岛到海牙 以专业与韧性闪...
第三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物理...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黄明拓...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