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2017届本科毕业生代表邓妙怡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7-06-29 17:00

南开印记

——在南开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物理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邓妙怡,非常荣幸能够代表2017届的毕业生们发言。

      这个夏天,那在许多衣服上都印有的“南以离开”,终于真实地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抹去的印记。课堂上的奋笔疾书,国创挑战杯的埋头夜战,社团学生会的热情团结,体育赛场上的拼搏进取,还有在大学中取得的证书、奖杯和成果,在南开求学路程上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悄无声息却深沉内敛地永远镌刻在了我们的青春年华里。

      还记得大一时,经过学院的层层选拔,我参加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整个暑假,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多,我和竞赛团队的同学们都是在实验室里渡过的,从理论架构到编程计算,从实验设计到数据拟合,那段日子,物理科研给了我无数次失败、彷徨以及一线生机。最后,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拿到一等奖的证书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那些和队友们一起克服难关、奋进前行的时光,它就印刻在我成长的青春里,它远比站在领奖台上的风光重要的多。我想,这段印记是“坚持的毅力”,它让我明白,当走不下去想放弃时,要相信自己,相信团队,只要再努力一点,成功就在不远处。

      大二时,得益于学校国际交流项目的支持,我有幸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Gavin  King教授实验室开展教学实习。那是一个很强大的生物物理组,给我安排的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物理课题方向。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群和专业领域,我很不适应,也不知如何下手。我到现在还依然记得,自己怀揣报告,远远看到教授,却犹豫半天不敢上前的场景,而这些仅仅只是因为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自信。心想着深造机会难得,我只能查阅更多的文献、尝试更多组的程序编写,及时与教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付出真的会有回报,我从之前一天只能看懂半篇文献变成一天可以看懂3、4篇,并且能够独立操作实验设备,进行数据编程。最后,我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并获得了教授打出的满分成绩。我想,这段印记叫做“突破的勇气”,南开赋予的这段印记,不仅让我打开了国际视野,也让我明白,自己的潜能是无穷的,在面对新环境时应该有坚强的信心。

      大三时,出于对专业的喜爱,我和几个伙伴一拍即合,创办了志愿科普自媒体。当我们踌躇满志的组队后,才发现这条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困难得多。这条路上有平日课业科研的压力、有专业内不同方向知识的壁垒,还有理论与实践转化结合点的茫然。在一片未知的混沌中,我们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尝试。我们用课余时间自学技术,找到学院老师去借实验器材,靠学院资助和自己的奖学金购买拍摄道具。凭着传播科学精神的热情,我们走了下来,共撰写科普文章20篇,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制作科普视频4期,各平台点击量累计超10万。我想,这段印记,是“实现梦想的力量”,只要我们愿意迈步,不管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多么的平凡,多么的青涩,都是有可能发光发热的。

      今天,我们即将各奔天涯。若说南开四年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我想正是这些点滴的南开印记。不管我们来自什么专业、拥有什么特长、未来是什么选择,南开印记已经沁入我们的内心深处,陪伴我们用青春影响青春,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是“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也是我们能给南开、给我们所爱的老师们最好的承诺和报答。

      还记得理论力学课上,刘玉斌老师曾说过:“大学四年真正要教给你们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和看世界的眼光。”感谢南开四年的培育,感谢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宿舍阿姨,保安和食堂大叔,感谢远在千里之外力挺我们的父母,感谢你们助力我们的成长,为我们的前行守望。相信不远的将来,当我们重返母校,我们身上的南开印记必将随着时间的洗涤愈发熠熠生辉,那时的我们,一定会让母校欣慰,一定会让母校骄傲!

      谢谢大家!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一行来校调研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牢记嘱托谱新篇!这一年,南...
环境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佩德罗·...
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
校纪委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传...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与10家重点...
学校召开新医科建设座谈交流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