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陈省身:几何巨匠振兴中国数学
来源: 南开新闻网发稿时间:2011-10-14 23:47

南开新闻网记者 张 剑

  1972年,国际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数学最高奖项沃尔夫奖获得者、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的陈省身,在阔别故园23年后首次回到祖国。此后的20多年,陈省身呕心沥血,为中国数学奔走呼号、鞠躬尽瘁。

  有着“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在遴选委员会的公告中这样评价:“陈省身是近代几何学宗师,他的数学研究持续几近70年,勾划出现代数学的多个范畴……今天,他在中国的影响有目共睹。首届邵逸夫奖颁予陈省身教授,是为了表扬他对当代数学发展的非凡贡献及影响。”

  除了发起“双微”会议、创立南开数学研究所、举办学术年活动、首创数学试点班等被人们所熟知的重要举措之外,陈省身积极推动的3件大事也对中国数学界影响深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数学家直接管理的“天元基金”

  每年的11月至12月,是大学教师们申报各类项目经费最忙碌的时期。今年博士毕业的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青年教师小吴也是其中之一,面对琳琅满目的“基金”、“计划”,他的目标十分明确——天元基金。

  “竺天元术”是12世纪我国数学家李冶、朱世杰所创造的古算方法,用以求解高次方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发现,因此“天元”二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巨大成就。以此命名的“天元基金”正是旨在鼓励青年学者不断创新,树立远大目标。

  “对于像我们这样刚刚工作、既没资历也没成果的‘青椒’来说,天元基金是最好的选择”,小吴说,“只要填报一份材料,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阐释清楚,评委会审核通过即可获得一笔起步资金,供我们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

  小吴不知道的是,自己申请的天元基金,正是他所在南开数学所的首任所长陈省身创立的——

  1979年,陈省身从加州大学(伯克利)退休。学术声誉如日中天的他应邀担任新成立的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但陈省身明确表示,我只担任1982至1985这一届,此后我将到中国天津出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

  1985年,陈省身创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整个20世纪90年代,南开数学所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数学中心。随着“文革”结束后中国数学的苏醒,陈省身高瞻远瞩地想到,中国数学需要确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那就是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

  1988年,由陈省身倡导的“21世纪数学展望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的北京大学教授程明德院士做了题为“群策群力,让中国数学率先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大会报告。陈省身在会上再次提出要建设“21世纪数学大国”,这被参加会议的李铁映同志风趣地称作“陈省身猜想”。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不需要太多的实验设备,主要靠数学家的聪明和勤奋,中国原来的基础也好,率先发展起来更具可能性”,陈省身打着比方说,“就像中国体育要走向世界,是乒乓球率先赶上了国际水平,数学有希望充当中国科学事业的乒乓球运动。”

  要实现“率先发展”,物质保障必不可少。会上,陈省身诚挚地向与会领导表示“如有可能,希望支持一下”。

  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的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的赞同,他当即表示要为陈省身“送一个礼”。李铁映指着当时南开数学所的三层楼说:“你可以盖七层八层嘛!”陈省身却回答:“要实现我的猜想,不是南开一家能够做到的,这个礼请送给全国数学界吧。”

  这份厚礼就是日后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重要领航作用的“天元基金”。

  多年后,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胡国定仍对为这笔资金奔走的过程记忆犹新。“那次会后,我跟中国科学院的吴文俊、谷超豪院士联名致信国务院,申请对我国数学工作进行专项经费支持。”

  数学家们的上书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亲自批示:同意拨款支持数学家“率先赶上”的决心,设立“数学特别基金”(天元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

  基金设立之后,如何管理好这笔资金、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成了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当时为陈省身担任助手的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回忆说:“那时陈先生几次指出,数学同其他自然科学学科不同,天元基金的运作应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之风,减少行政干预和指令性计划,给数学家更多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欣然接受了陈省身的建议,基金委主任张存浩院士特别强调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成员的选择要慎重,要具权威性,程民德院士、胡国定教授主持天元基金的工作就很好,他们在科学界德高望重,有号召力”。

  直至今日,这样的指导精神仍令人耳目一新,在当时无疑“解放思想”的实践典型。

  此后不久,由10位著名数学家组成的“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直接负责组织“天元基金”的管理、申请、评审和协调工作。几位名满学界的老、中、青数学家共聚一室,拨着算盘讨论基金分配的场景,至今仍被中国数学界传为佳话。

  天元基金设立之初,经费只有100万元。“我和程明德、吴文俊院士多次走访基金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秘书局,向国家领导人写信、致电、提交报告”,胡国定说,“我们向中央陈述数学的重要、数学界的困难和中国数学取得的成就,希望国家和科技界对数学给予理解和经费支持。”

  在他们的积极奔走下,天元基金的经费先后5次获得大幅度的提高,从最开始的100万元增长至600万元,为大批刚刚走出学校的博士生提供了学术研究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在天元基金设立后的20年里,中国数学家在国际顶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超过之前总数的7倍,SCI收录的中国数学文章增长了3倍。20年来,中国数学在学科和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陈省身提出的“率先赶上”计划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由陈省身先生倡导设立的天元基金,本身就是一项改革之举,资金使用上的灵活性体现了观念的创新,基金运行中专家的主导作用成就了制度的创新,这就是天元基金的基本经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许忠勤这样总结。

  在数学上统一中国

  自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大陆的数学界也开始实行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此后的近40年里,中国与国际数学联盟完全中断了联系。与此同时,台湾的数学界却在国际数学联盟占据着“中国”的席位,中国数学的代表权问题成为当时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的‘中国数学会’和台湾的‘中华民国数学会’分庭抗礼、相持不下”,著名数学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回忆,“中国大陆一直要求国际数学联盟驱逐台湾代表,但身处学界的IMU不愿介入政治争论,坚持‘不歧视任何数学家’,因此中国数学会的申诉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促成中国数学界的统一,是当时全体华人数学家的共同心愿。

  198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作为中国数学家代表,北京大学的张恭庆院士亲身经历了“统一”的全过程。“陈先生是伯克利分校的终身教授,他热情地向大陆和台湾的数学家尽地主之谊,请他们到家中吃饭、交谈”,张恭庆说,“陈先生的悉心协调,对实现数学界统一这一心愿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参会期间,陈省身多次召集两岸的代表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几次对话下来,积存已久的误会基本消除,中国代表权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加入国际数学联盟,拥有最高的会籍等级——第五级,共有5名投票权,其中“中国数学会”3票、“位于中国台北的数学会”2票。

  这样一来,中国拥有了同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前苏联、日本7国平等的会籍,在数学领域,中国终于实现了“统一大业”。“听说这个消息,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华人数学家都兴奋地泪流满面。”20多年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想起当时情景仍激动不已。

  除了调和两岸数学界的关系,身为国际数学联盟主席莫泽好友的陈省身还多次向这位核心人物解释“台湾问题”的由来,试图赢得世界科学界的理解与支持。

  “那时候,陈先生和莫泽谈过很多次‘一个中国’的概念,莫泽总认为应该团结一切数学家,一个中国的数学家、一个台湾的数学家有什么不好”,张恭庆回忆,陈省身花了大量的时间向莫泽表明,坚持海峡两岸都是一个中国是一项必要的政策,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并不存在对任何数学家的歧视。

  原本对中国政治一窍不通的莫泽终于明白了陈省身的意思,中国代表团的方案很快得到批复。当时的国际数学家联盟秘书长莱赫托在《数学无国界》一书中这样记载:“莫泽和我强调,如果关于中国会籍的条款成为公开表决的结果,我将举双手赞成。”中国的会籍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代表权问题解决以后,两岸的数学家都很高兴,陈省身深感欣慰。“那时候,大家都住在一起,都是朋友嘛”,陈省身说,“会议结束后大家还到我家吃了顿饭,气氛非常融洽”。

  从1986年至今,海峡两岸的数学家彼此尊重,相互学习,携起手来为中华民族的数学振兴共同努力,在国内外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世纪猜想:梦圆国际数学家大会

  1998年8月15日,德国的德累斯顿市晴空万里,气候宜人。几座零星高耸的大厦座落在庄严古朴的哥特式建筑之中,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来自59个国家与地区的129名数学会代表和30名观察员云集会议厅,正在举行国际数学联盟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确定将于2002年举行的下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址。

  “中国人民非常渴望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定会受到友好的招待”,在座的代表之一陈省身起身说道。为了说服更多代表支持北京得到主办权,陈省身、张恭庆等中国代表纷纷发言争取选票。

  陈省身还特地于会前在《美国数学会通报》(Notice of AMS)48卷第8期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表达中国数学界渴望与世界数学界交流的心情和对世界各地的同行诚挚的邀请。1993年,陈省身和丘成桐在接受江泽民接见时,当面提出了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在中国举办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建议,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大会决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在申办国中国和挪威之中做出选择。下午两点半,大会主席宣布中国以压倒性优势取得在北京举行的主办权,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陈省身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2002年8月20日,是中国数学界以及所有华人数学家的梦圆之日。这一天,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来到北京,全球4000余位数学精英云集人民大会堂,共同分享数学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与重大进展,探讨新世纪的数学发展趋势。

  历经整整一个世纪,全球数学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会——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召开,世界数学史因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中国数学家共襄盛举的时刻,不能忘记陈省身的名字,因为他,堪称这一国际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得以梦圆中国的先驱者。

  作为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陈省身为大会的召开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向大会捐款20万元人民币。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筹款委员会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说,这是本届大会收到的数目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除了在物质上支持外,陈省身还积极争取国际数学界对中国的了解和支持。2000年,他牵线安排了国际数学联盟主席与江泽民总书记的会面,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盛情邀请江泽民参加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江泽民当即表示:如果届时在北京的话,一定会出席。

  这次在中国首都首次举行的国际顶级数学盛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出席开幕式。

  “邀请国家元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是一百年来的惯例,但是以前只有首脑的代表参加,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的领导参加,中国是第一个。”侯自新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就像奥运会一样,要向世界展示中国。”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侯自新说:“江泽民作为国家元首出席了开幕式,当时会议的高规模、大场面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眼前一亮。前不久我去美国访问时见到了一些当年参加过这次会议的数学家,他们都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江泽民出席和国宴招待,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陈省身曾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这里召开,首先说明中国的数学研究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我们是做了一些工作,但如果中国数学没有相当的水平,全世界数学家也不会到中国来开会。”

  在开幕式上,陈省身作为大会名誉主席致辞,他说:“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很有希望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的确,这次大会的召开成为实现“陈省身猜想”的有力佐证,对于我国数学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如今,“陈省身猜想”的续解——建立数学强国的探索之旅正在开始……

 

编辑:冀宁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巍巍南开105】南开校友总会...
【巍巍南开105】南开大学建校...
【巍巍南开105】第七届全球南...
【巍巍南开105】南开系列学校...
【巍巍南开105】《大学生》杂...
【巍巍南开105】南开大学·中...
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一...
南开大学联合中国邮政推出建...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成立4...
【巍巍南开105】《人民日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