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记者 张 丽 韦承金
“我们的希望是在21世纪,中国将成为数学大国!”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陈省身在国内多所著名大学的讲坛上反复提出的愿望。
在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界需要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陈省身提出的这一响亮口号无疑为中国数学界注入了一支振奋剂。
在陈省身看来,21世纪中国建成数学大国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中国人的数学才能毋庸置疑;数学又是一门十分活跃的学问,而且很个人化,经费的问题不太严重,比其他的学科容易发展。他曾说,“中华民族的数学能力不需要再证明了,现在就是如何再继续发扬。”
1978年,改革开放让重返中国大陆的陈省身看到了科学的春天,他决心将自己的未来贡献给中国的数学事业。受到昔日同窗、时任南开大学副校长吴大任的力邀,陈省身来到南开创办数学研究所。
1985年,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成立,陈省身出任首届所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籍学术机构负责人。建所之初,中国数学还处在恢复和发展的起步阶段,南开数学所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1988年,在南开大学召开的“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研讨会”上,陈省身建设“21世纪数学大国”的倡议被参加会议的国务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铁映称为“陈省身猜想”,他表示国家应当支持这一猜想的实现,不仅在“软件”上(政策上的宽松),还要在硬件上(经费)支持。
事实上,早在李铁映听取关于举办这次会议的报告时,便对“中国数学如何‘率先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会议主题给予了肯定并表示大力支持,要给陈省身“送一个礼”。陈省身则说,送礼就请送给全国数学界吧。
“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研讨会”召开后,这份礼物便送到了数学届。由李铁映转呈国务院,经李鹏总理正式批准,决定专门为数学的发展提供特别基金。这一基金在一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外,由财政部拨专款,请基金委单独列帐管理。这就是后来数学界熟知的用于培养数学人才、改善数学研究条件等的“数学天元基金”。从1990年的100万,到2003年的500万,这笔基金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数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省身一直希望中国数学能跻身于世界数学领导地位。他认为要达到此目的,不仅要培养出一批年轻有为的数学工作者,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国内外的数学交流。
2002年8月20日,是中国数学界以及所有华人数学家的梦圆之日。这一天,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来到北京,全球4000余位数学精英云集人民大会堂,共同分享数学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与重大进展,探讨新世纪的数学发展趋势。
在中国数学家共襄盛举的时刻,不能忘记陈省身的名字,因为他,堪称这一国际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得以梦圆中国的先驱者。
曾经3次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演讲的陈省身,深知这一国际盛会对于数学发展的意义之大。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时候,他更希望中国也能主办这一会议,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
1993年,陈省身和丘成桐在接受江泽民接见时,首次提出了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在中国举办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建议,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8年,在德国召开的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代表大会上,中国获得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办权。
“中国人民非常渴望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定会受到友好的招待。”为了争取更多的数学家参加北京的大会,陈省身在《美国数学会通报》(Notice of AMS)48卷第8期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中国数学界渴望与世界数学界交流的心情和对世界各地的同行诚挚的邀请。
作为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陈省身为大会的召开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向大会捐款20万元人民币。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筹款委员会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说,这是本届大会收到的数目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除了在物质上支持外,陈省身还积极争取国际数学界的了解和支持。2000年邀请了国际数学联盟的主席,而且邀请江泽民总书记接见,接见的时候,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就盛情邀请江泽民参加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江泽民表示非常感谢,“如果届时在北京的话,一定会出席”。
侯自新说:“邀请国家元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是一百年来的惯例,但是以前只有首脑的代表参加,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的领导参加,江泽民是第一个。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就像奥运会一样,向世界数学家展示中国。”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侯自新说,江泽民作为国家元首出席了会议开幕式,李铁映作为中央代表接见、宴请,场面很大。前不久我去美国访问时见到了一些当年参加过这次会议的数学家,他们都说印象最深的是江泽民出席和国宴招待,还有警车开道的气势,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陈省身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这里召开,首先说明中国的数学研究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我们是做了一些工作,但如果中国数学没有相当的水平,全世界数学家也不会到中国来开会。”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评价陈省身时说:“陈教授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数学活动家。他对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以90岁的高龄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其中的高尚与睿智将永远留在世界各地朋友与同事们的记忆中。”
研究数学,是陈省身一生的追求;让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是陈省身由来已久的梦想。而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无疑让这个梦想更近了一步。在开幕式上,陈省身作为大会名誉主席致辞,他说:“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很有希望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确,这次大会的召开对于我国数学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能够获得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办权,反映中国数学成就获得世界公认。陈先生开始思考,怎么样建设数学强国,根据这样的思考,陈先生认为中国数学要达到世界强国的水平,就必须扩大和加强与国际的交往。要进一步扩大国际数学交流,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原来数学所的条件就不太够了。陈先生讲楼并不重要,但不重要就不等于没有。要在南开大学形成数学中心,把中国的数学和世界的数学打成一片。
陈省身说,在南开建立这样的中心,盖起一流水平的漂亮大楼,对我们自己是一种压力,一种必须对得起“大楼”的责任。
胡国定在当时给中央的信中说:“陈省身多么盼望有朝一日,在南开数学新楼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而不是老是单向地派人出国留学了。”
南开大学以陈省身名义申请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复。国家对这项工程的态度非常坚决,决定由国家经济济华委员会直接拨款进行管理。教育部在设计、计划等方面也给与了支持。
对于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规划,陈省身非常满意,认为可以称得上“世界数学中心的Number One”了。他亲切地起把南开数学所比喻为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2005年8月24日,数学大师陈省身提议建设的南开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落成揭幕。南开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总投资1.292亿元,分为主体大楼和配套的专家公寓两部分,总建筑面积2068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大楼。大楼内拥有数学教室、图书馆、教授办公室以及多个学术报告厅等。其中共建有研究室83个,主体建筑为32米高的8层楼。高级专家公寓楼则专供世界各地数学家住宿。
几年来,在这座大楼里,走出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开展了许多国际水平的学术会议,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这里诞生。
“我们的目的,要在国内成立一个基地,培养第一流的数学人才。那基地须有优良的设备,友善的空气,使人工作其中,觉得快乐。”这是陈省身心心念之的愿望。如今,这一基地落户南开,陈省身却没能看到。“一朝数学大国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完成陈省身这一生前的夙愿,南开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命名为“省身楼”,旨在纪念陈省身先生为国际数学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而陈省身先生生前亦曾亲笔为大楼题名。
9月27日,江泽民来到南开数学研究所视察工作。他一直关心和支持南开数学所的发展,曾多次听取陈省身等的汇报。在南开大学,江泽民回忆了与陈省身的交往情况,缅怀了陈省身对数学的成就。
胡国定向江泽民介绍说,由于创始人陈省身先生的伟大成就和号召力,南开数学所在国外一般被称为“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听后,欣然应邀在宣纸上挥毫签名:
“江泽民二〇〇五年九月廿七日于陈省身数学研究所”。
今天,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内,这位科学巨匠的塑像目光安祥而深沉,他似乎在为南开数学取得的成绩而欣慰,又似乎在等待着“陈省身猜想”的继续破解。
陈省身先生去世3年后,陈省身数学所的龙以明和张伟平两位数学家同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此时最高兴的人应该是陈先生,”龙以明说,“他一直希望看到南开数学所的中青年数学家能够成长起来,对南开的发展、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南开数学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7年,南开数学被认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教育部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南开的数学名列前三,学科优势有目共睹。
目前,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已经拥有一支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前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伟平教授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获得了多项国际及国内的重要荣誉和奖励。其中,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侯塞因青年科学家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陈省身数学奖2项,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4A+2B),跨世纪人才2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其中多人还是国家科委973项目的分组负责人、参加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主持人等。
2008年10月28日是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诞辰97周年纪念日,海内外60余位数学家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几何分析前瞻国际会议。“今后只要在国内,我都会尽可能地到南开来,参加陈省身数学所举办的学术活动。”会议期间,田刚院士对陈省身给年轻人的提携念念不忘,他说:“陈先生对我选择数学之路有很大的影响。”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自建所以来,本着“服务南开、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办所方针,通过举办的学术活动,吸引了国内外顶尖数学家前来交流访问,省身楼已成为一个活跃的国际数学交流基地。
2004年9月,应陈省身先生的邀请,世界著名数学家格里菲思(Philip A. Griffiths)教授来南开演讲。这位曾于改革开放之初访问过南开大学的数学家,看到南开数学这些年来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千。他说:“我曾于21年前访问南开,再次回到这里,南开让我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我眼中,南开这些年有很大的发展。在陈省身的领导下,南开的数学学科蒸蒸日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格里菲思还说:“很高兴见到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每一个前进,都伴随着科学的进步。”
是的,南开数学的发展,见证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数学、中国科技的飞速进步。然而,“中国是数学大国,但还不是数学强国”,张伟平院士说,“数学,不是想提高一下就能提高的”。
龙以明院士说,我国与欧美数学强国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只有几代青年数学家成长起来,中国才有可能成为数学强国;数学强国至少应在数学的大多数分支上达到下述目标:一是有众多国际领先水平的工作,二是有相当数量的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学家。
10多年前,在我国数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看法,即国际数学研究整体格局为:美苏继续领先,西欧紧随其后,日本迎头赶上,中国还是个未知数。此时,很多人对“陈省身猜想”持怀疑态度,但从近几年的发展看,我国的数学水平已越来越与美、法、英、日等数学大国接近。据中科院统计,从解放前直到1994年,我国在历届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的只有6个人;但在1998年的数学家大会上,共有4人登台作报告;而200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0多人,说明我国数学人才后备力量相当雄厚。
今年3月,杰出华裔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与泰康人寿共同发起设立了“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该奖项以打造中国的“西屋奖”为目标,“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创立的原因之一,是丘成桐的一个愿望——将中国的数学提升成世界一流的水平。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法伯相交数猜想”被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刘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证明。刘克峰说:“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数学强国。我们也正在为这个梦想的实现而不懈地努力。”
“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无数中国数学家们以自己的行动,为破解“陈省身猜想”而不懈努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