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记者 马超 学生记者 孟德楠
1988年秋天,周海冰第一次乘火车独自北上求学,从北京转车到天津西站,经过廊坊时,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红高粱地,天幽蓝深远,十分晴朗。28年后,现任乾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他作为捐赠人出席一场简短而隆重的捐赠仪式时,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彼时一切都是那么热情而纯粹,一如后来在南开园中度过的岁月。”
这场捐赠仪式在数学科学学院第一教室举行,这是1988年周海冰学习奋斗过的地方。值南开大学97周年校庆之际,这位曾经的南开学子向母校献上一份亿元“生日贺礼”,是南开大学自建校以来最高额单笔校友捐赠。
“我的观念里,所有的大学都是非营利的,是人类承载知识,是民族承载文化的载体,我们受惠于此,更重要的是要回馈于此。”周海冰说,回馈母校是国际上的惯例,只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时间点不同来做这个事情而已。很多校友也都非常爱南开,有很多校友的企业做得很大,但他们刚好属于企业大发展的时候,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很多校友现在做得比我好,相信以后很多校友会做得比我更好。”
在周海冰的意识里,这笔捐赠不仅是他“该做”的事,更是他“想做”的事。南开的记忆和老师们的帮助令他难以忘怀,在这里,他遇见了“人生最重要的导师、兄长和共同开创事业的伙伴”,开始了从蒙昧到觉醒的人生探索。
周海冰当初报考南开是因为被数学试点班吸引,但到了大三就想换一个专业,“做基础数学天资不够,尤其是和班级里的超级天才比,因此我的兴趣也发生了转移。”
周海冰觉得,母校对自己当时的选择格外“开恩”,“以前,金融系不接受外系的人读双学位,从我这儿开了一个头;数学系以前不允许本系的人出去读双学位,也从我这儿开了一个头。”
大四时,周海冰的求职之路一度充满波折。“南开的老师和校友都一一伸出援手,给了我巨大安慰。”周海冰回忆,毕业时找工作遇到一些阻力,一时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有一天,他在大中路上骑自行车碰到了时任校团委书记的王寒松。“寒松老师问我,‘海冰,你工作落实了没有?’我说,‘还没落实。’他说,‘有什么迷茫和想法可以随时找我沟通。’”
后来,周海冰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并没有去麻烦老师,那次告别后,也是隔了20多年未见。但是对于他来说,脑海里这幅画面非常清晰。“这都是南开给我的‘绿灯’和关爱,给了我巨大的安慰。”他这样说。
多年以后,周海冰重回南开校园,进入国际经济研究所师从冼国明教授,于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周海冰承认,对自己直接影响和帮助最大的老师是导师冼国明教授。“冼国明老师视野开阔,学术功底特别扎实。他领着我入门经济学,教导我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2004年,周海冰开始撰写博士毕业论文,“白天上班、夜间伏案”的持续状态让已步入中年的他曾住进医院,“很难,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周海冰坦言,自己的博士论文是在老师的鼓励、激将、“威胁”“逼迫”之下得以完成,但博士论文完成后,自己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提升,对今后的创业生涯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2012年底,经历了事业的曲折和人生的聚散,在导师冼国明的开示下,周海冰决定“归零过去,重启自己”,走上二次创业之路。他曾重返南开园,绕着新开湖走了一圈,回到主楼前,“就从这里重新开始吧!”抬头望着周恩来总理塑像,望着蓝天,周海冰在心中为自己举行了再出发的仪式。
“这是一个科技爆炸即将达到奇点的时刻,任何一个创业者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日新月异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任何个体的技能优势,都可能淹没在命运的随机摆动之中。”站在捐赠仪式的主席台上,周海冰回顾自己的成长奋斗历程,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勉“学弟学妹”:做事以价值观为初心,真正的“允公”,不仅仅是道德上的“应然”,也是现实意义上的“实然”。
“从在南开读书到现在,他一直没变,从不以追求有利的结果为目的,始终坚持初心,以价值观为出发点。”周海冰当年的辅导员、现为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的蒋建荣这样评价这位优秀的学生。
“我们很优秀,但我们更应该追求卓越!”周海冰之所以走上二次创业之路,从实业转向投资行业,也是因为这4个字:追求卓越。“当一个实业公司可以做到优秀但做不到最卓越的公司时,可以选择转型;我们所有南开人,都应当追求卓越,找回自己的荣耀与尊严!” 南开大学成立之初,校园内的建筑几乎都是靠捐赠建成,秀山堂、思源堂、木斋图书馆等建筑都有捐赠背景。周海冰的亿元捐赠也将被用于建设一座保存展示南开历史文化的建筑,同时设立南开大学“智德”基金,支持学校在学生奖助、师资引进、学术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与建设。正如校长龚克在致辞中所说,学生的成长与学校发展紧密相关,学校作为教育“供给侧”,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国际交流合作等多方面都应努力做好,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发展平台,让他们在南开留下最美好的赤子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