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冀宁 摄影 李星皎)今年是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逝世3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校友,南开大学于4月28日举行穆旦塑像落成仪式,并拉开了“穆旦诗歌节”的帷幕。
穆旦塑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李军、薛义设计雕刻,历史系1977级校友李德福等捐立,坐落于范孙楼小花园中。诗人头微侧,目光深邃望向远方,厚重的镜框棱角分明,嘴角含着一丝坚强与刚毅,还有一丝无法言说的苦痛与苦痛之后的思索和执着。塑像侧后方的围墙上铸有“诗魂”两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底座的前方刻有雕像缘起:“春临南开,怀我穆旦,勒石造像,以为永怀”,背面则铭刻着穆旦诗作《冬》中的诗句:“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激流溢于心田,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
常务副校长陈洪及穆旦先生家属出席了落成仪式。陈洪与穆旦先生次子查明传共同为塑像揭幕。陈洪在讲话中指出,南开师生纪念穆旦,既是为了感念他为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是欲为南开学子树立起一座精神传承、文化沿革的永不磨灭的丰碑。查明传代表家属对南开表示感谢,并追述了父亲的一生,回忆了父亲的教育:“人不能庸庸碌碌地活着,人活着应该有所作为”。文学院学生朗诵了穆旦先生生前的最后一篇诗作《冬》。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上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3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