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张馨予 刘喆萱 许邹佳仡 余洺萱 鲁登宇 郭盈 李享 摄影:吴军辉 宗琪琪 李享 张韶轩 杨嘉瑞 朱俊玮 郭子昂 唐浩博 苏雨辰 丁士圻 高雨桐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
百又六载,岁月流金
今天
南开大学迎来了106岁生日
有人说
南开大学“踏实、低调,
但实力一点也不‘基础’”
她不轰轰烈烈
却如小溪般细水长流
她不炫耀外露
却如海洋般静美深沉
南开的魅力在于
能让你在离开后的许多年里
反复想起她的那份温柔
这里收容你的迷茫
安放你的青春
铸就你的品格
从烽火中的“学府北辰”
到新时代的“双一流”高校
一代代南开人
将爱国底色熔铸为报国之行
把“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刻入精神血脉
让“我是爱南开的”化作一生最深情的告白
把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奉献家国
今天
一同让“汲汲骎骎”的步履
重逢在梦想开始的地方
一起走进106岁
厚积薄发、锐意进取的南开大学
01 “南”得相遇,风华正茂
南开大学随录取通知书寄送“青莲紫”荷包
和2枚来自周恩来总理故乡的莲子
我们与南开的故事
从那一方日月辉映的录取通知书说起
此后,成长的印记便总带着马蹄湖畔的荷香
“来南开,做周总理的学弟学妹”
进入校园,第一眼望见的就是
那神态端穆、面含微笑、极目远眺的周恩来总理塑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自此扎根于一代代南开人心底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跨越90载历史长河的“爱国三问”
是南开学子的入学第一课
与离校最后一课
南开这所学校与生俱来的爱国基因
在新时代愈加熠熠生辉
承办“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
当张伯苓老校长的AI复原形象
与今日之南开同框
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在此刻交织
公能薪火在一代代南开人手中炽烈传递
南开学子拍摄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海河之夜”灯光秀
天开高教科创园
百年南开与魅力天津的双向奔赴
“最local的方式、最global的担当”
这座城市带给南开人的
不只有煎饼果子的烟火气
更有骨子里的豁达、乐观与韧劲
当青春理想遇见城市发展
南开大学成为城市建设的活力引擎
为天津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海棠花海、荷风飘香
金黄落叶、冬雪凛然
八里台校区的百年底蕴
和津南校区的现代气象
在自然韵律与四季更迭中
千丝万缕的情感交织
凝结成岁月中最温暖的底色
(aka“青莲紫”色号:#7e0c6e)
“名师引领”通识课由校内各学科院士、讲席教授担任课程首席专家,邀请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大、热爱教学的顶级学术名家为南开本科生授课,初入校园的南开新生即有机会与院士名师面对面
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粤(左二),以唯一本科生作者的身份协助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
外国语学院同寝室“姐妹花”拿到世界名校offer,立志学成归国,全网出圈
南开学子“知中国,服务中国”,奔赴各地建功立业
在这里,学业大有可为
“两个100%、4个全放开”的招生培养政策
“拔尖-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新生入学后可通过二次选拔
进入人工智能等特色班学习
享受更具学科专业性的师资、课程资源和科研平台
南开学子得以拥有多元发展的无限可能AI教育教学篇、AI技术设施篇和AI管理服务篇“三篇大文章”全面落笔系统构建南开大学面向数智未来的人才培养新生态
南开,是探索的起点,更是理想的锚地
53岁南开保安刘寿利坚持热爱,被央媒跟踪报道
学问之外,更有温度
南开的人文关怀
藏在一处处熨帖人心的温暖里
不必追逐统一的步调
你可以缓慢生长,亦可以迎风绽放
在这里,每一种热爱都被珍视
在这里,每一份才华都可以闪闪发光
人文熏陶中塑造的健全人格
支撑南开人奔赴山海、追求卓越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遍布全国31个省份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在世界舞台为国争光
南开大学团队科研成果助力火星探测
南开大学1998级英语(外贸)专业校友郭嘉昆出任中国外交部第35任发言人
南开人的成果
或许不总在热搜上
但一定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扎根沃野
南开人让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在田间生长
文体赛场活力四射
南开人将青春绽放在每一个拼搏瞬间
大国重器九天揽月、五洋探海
南开人用智慧铸就国之脊梁
纵横寰宇的国际舞台上
南开人胸怀天下,勇毅担当
南开大学山海版主题宣传片《生生不息》
南开的生生不息
是薪火相传的赤子之心
更是落笔山海,步履生风,共此荣光
勇立时代潮头
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用每一份坚守与突破
书写着“从南开 向未来”的壮阔篇章
02“南”以忘怀,历久弥新
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
106年的时光宛如一瞬
南开大学从战火烽烟中走来
坚守着救国、兴国、强国的理想
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开学纪念合影
(第二排右九为严修,右七为张伯苓,最后排左一为周恩来)
1919年
校父严修和创校校长张伯苓
共同创立了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字校训
道出了南开大学培养学生之目标
马蹄湖畔被日寇轰炸焚毁的木斋图书馆
1937年7月
南开大学惨遭侵华日军焚毁掳掠
但“被毁者南开之物质,
而南开之精神,
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南开与清华、北大南迁昆明
合组西南联合大学
汇聚了黄钰生、杨石先、陈省身
陈寅恪、雷海宗等当时最著名的学者
为中华民族存续文明的火种
为救国报国培育杰出英才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南开英烈陈镜湖入选
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马骏、于方舟
郭永怀、何懋勋
……
在南开历史上
包括陈镜湖烈士在内
有36位有名可考的烈士为国捐躯
化学家申泮文、诗人穆旦等
毅然走上从军道路
他们用热血乃至生命
树起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丰碑
被日寇炸毁的思源堂、秀山堂、木斋图书馆
在津南新校区复建落成
百年风霜,世纪探索
南开的道路是同民族和国家的道路紧密结合的
南开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
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每年7月28日“校殇日”
南开师生都会以庄严的鸣钟仪式致敬南开先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今天,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梦想
被一代代人变为现实
将个人理想融入山河壮阔
这便是南开人最深沉的精神血脉
03“南”以离开,共赴未来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
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过去一岁
哪些南开“高光时刻”,让你心潮澎湃?
这一岁,让我们铭记的
是理想信念的淬炼与传承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视察,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情况,高度评价百年南开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办学成就,围绕高校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等作出重要指示
南开大学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2024年11月18日,第二届高校党委书记“思享汇”暨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南开大学举办
近90所部委高校和天津市属高校党委负责同志
齐聚南开“思享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和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
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深入研讨交流
推进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自身建设
南开大学领衔开讲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
再一次领衔开讲教育部主办的
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
聚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三大属性”
筑牢爱国主义“南开之魂”
南开特色“大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
以理论滋养精神,以实践锤炼品格
4月25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版聚焦南开大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实践,重点报道了南开大学举全校之力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
8月19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答好“爱国三问” 耕耘乡村沃野——南开大学在 30 个省份建立 102 个乡村工作站,探索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文章,重点报道了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成效
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总台央视《新闻联播》以 5 分钟时长,播发专题报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南开大学领衔出镜
这一年,学校在央地主流媒体
刊播报道2300余条
80余次登上《人民日报》
4次登上总台央视《新闻联播》
融媒体作品屡屡破圈,成为“全网爆款”
全网浏览量超亿次
全方位、立体化讲好
“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南开故事
让“南开名片”不断焕发新的荣光
让“南开精神”的底蕴传得更广更远
这一岁,让我们铭记的
是南开人用硬核实力定义“不基础”
央媒连续三天密集聚焦,南开大学一体推出“三新”建设规划,重磅推动学科建设再攀高峰
教育部组织、南开大学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该教材是“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建设的首批标志性成果
“三新”建设规划同步正式发布标志着南开大学升级建设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进入全面落地实施阶段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奋力书写“南开何为”崭新答卷提供强劲支撑
“新时代优秀青年人才后备计划”
“卓越工程师学院”
“数学-人工智能省身班”启动
公能人才培养体系升级完善
彰显南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初心与使命
为百年学府注入面向未来的新动能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超快光学与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祝宁华院士全职加盟南开,领衔成立智能光子研究院
诺奖得主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携手南开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揭牌
……
南开人瞄准时代前沿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学科建设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跻身顶尖行列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地球科学”
相继成为南开第18、19个
上榜ESI全球前1%的学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
正式成为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面赋能南开医学学科跨越式发展
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天津建设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福祉贡献南开力量
《电化学与能源科学》(eScience)2024年影响因子达42.9,位列国产期刊首位,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能源化学领域的话语权,为培养全球视野人才和建设科技强国构建了重要平台
全溶液法原位构建的钙钛矿范德华外延异质结材料、发光薄膜与LED器件
(该科研成果被《自然》(Nature)在线发表)
南开新污染物研究团队开展植物模拟暴露实验
(该科研成果被《自然》(Nature)在线发表)
球形单晶纳米金刚石合成示意图
(该科研成果被《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
《电化学与能源科学》(eScience)影响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项南开成果登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
摘得2025年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创新高
……
南开人在实验室的方寸之间
触摸无垠宇宙,发现细微与庞大
南开大学段峰教授科研团队完成全球首例
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
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
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
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知中国,服务中国”
坚持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两手抓
从数学的纯粹世界到人工智能的浪潮之巅
从材料科学的微观宇宙到人类健康的深切关怀
南开人探寻未来的边界,守护科技的温度
将理论构想锻造成改变世界的锋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金融的基础理论与实证”启动,该项目为南开大学经济学科历史上首个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巨平担当总主编的《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成果,结合了丝绸之路研究与地中海世界研究,标志着世界史学科出现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南开大学获批经济学科历史上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
南开大学学者个人项目立项数并列全国第一
……
南开人潜心“做学问”
紧盯国家战略亟需,激荡时代的波澜
将最柔软的诗心,凝聚成撼动人心的文化力量
助力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南开大学承办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校合作主题论坛,发起“上合组织数字经济高校联盟”
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
以全票通过赢得2029年亚洲化学大会主办权
从五大道金融论坛
到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再到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展现“南开担当”
以全票通过赢得2029年亚洲化学大会主办权
南开的“全球影响力”新版图正在加快拓展
陈军院士领衔的新能源电池团队
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环境学院卜欣欣(第一排左三)获评“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南开师者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用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勾勒出
躬耕教坛、立德树人的时代群像
因证明三维挂谷猜想享誉国际的Joshua Zahl正式受聘讲席教授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日本东京大学特聘教授中村荣一正式受聘讲席教授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国际顶尖学者全职加盟
诺奖得主、院士大家作前沿讲座
名人大咖、业界翘楚分享权威洞见
在南开,追最酷的“星”
让思想有力,让生命有光
113名南开志愿者服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向世界亮出中国青年的“青春名片”
RoboCup Malaysia 2025世界机器人公开赛
南开学子勇夺三冠
新时代南开人
肩上是家国的重量
脚下是世界的经纬
心中是民族的回音
眼底是未来的晨光
逐梦前行、茁壮成长
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这一岁,让我们铭记的
是南开园日新月异的璀璨绽放
“下一站,南开大学八里台站”
11号线与7号线地铁相继开通
让百年学府与城市的脉搏紧密相连
宿舍焕新改造,舒适度⬆️⬆️⬆️
八里台校区新三食堂,唤醒干饭魂
修葺一新的校园道路,让你潇洒穿梭
还有“AI+教育”的场景化应用落地课堂
“数字南开”智慧校园建设扎实推进
……
“毕业了怎么什么都有了!”
我们的“开子”总是在不经意间
又“新”了一点、又“进”了一步
南开师生自编自演的大型话剧《周恩来回南开》获评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
回望过去一岁,帧帧瞬间交织辉映
汇聚成一个更加丰满、立体、奋进的南开
一个让每个平凡日子都发光的南开
一个书写着关于成长最动人篇章的南开
有人翻过高山
有人正遇风雨
有人恰逢花期
“最好的一天永远是今天”
这里给了南开人可以驻足停歇的底气
更给了我们奔向无限可能的勇气
“感谢南开大学
让我遇见爱、感受爱、成为爱”
南开大学《巍巍南开》宣传片三部曲收官之作
主题微电影《念念不忘》
南开赋予我们朝斯夕斯的理想和执着
南开也成为我们念兹在兹的心怀和情结
在这里,情感以最真挚的形式生长
图书馆里一次思想的碰撞
结下一生的挚友情谊
林荫道上并肩的身影
酝酿出相知相惜的隽永爱情
恩师于人生道路上的点亮与引领
成为前行的灯塔
2025年南开大学毕业灯光秀
自2011年始,《南开大学报》刊登当年毕业生的名单,以铅字的形式郑重记下每位毕业生的名字
南开大学2025年“聚散天涯 依依南开”毕业歌会
“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被南开记得”
“欢送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
“聚散天涯,依依南开”
从这里起航,南开人满怀理想,奔赴未来
忆往昔,筚路蓝缕
看今朝,再启新程
越山向海,不负勇往
攀峰踏浪,初心如磐
当“爱国三问”在耳边再度响起
当渤海之滨、白河之津的旋律再次唱响
鎏金十月
让我们共同道出那句心底最真挚的告白:
“我爱你,南开!”
万语千言道不尽对南开的祝愿
祝福106岁的南开大学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