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首场综合类校园双选会举行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9-26 14:49
精准匹配 AI技术助力智慧就业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高雨桐 摄影 尹瀚 吴明菲)金秋纳才,“职”起新程。9月25日,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首场综合类校园双选会在津南校区体育馆举行。本次双选会汇聚了近200家优质用人单位,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教育传媒等多个行业,共提供就业岗位近8000个,吸引近5000名毕业生到场参会。校党委副书记牛文利来到活动现场,并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南开大学第四届生涯•就业嘉年华、首场毕业生校企对接会同期举办。

精准选择:求职目标更加明确

   

  “这次招聘更关注学生哪方面能力?”“南开学生在单位发展如何?”牛文利与双选会现场的招聘人员交流,了解行业对人才具体需求,希望能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输送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南开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踏实肯干的韧劲和追求卓越的精气神,充分彰显了‘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现场招聘负责人林知圆对南开学子的肯定,道出了众多用人单位来到南开选才揽才的初心与信心。

   
   
  

  双选会现场气氛热烈,毕业生手持简历与企业校招负责人深入交流岗位细节、薪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前景。

  相比于线上“遍地撒网”的海投策略,参加线下校园双选会的学生更倾向“少而精”地投递简历。“暑假的时候,就已经在各个求职软件上投递简历了。这次线下参加双选会,更想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多了解一些岗位具体情况,精准投递适合自己的岗位。”人工智能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张冬阳说。

  
  
  

  参加双选会,毕业生除了能“零距离”与用人单位交流,还可以发现不少“小而美”的企业。现场多家来自北京、天津、厦门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备受同学们关注。

  卓越工程师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段国豪刚把自己的简历递交给一家企业,“线上‘海投’只关注了很多知名度高的企业,来到现场后,发现有一些之前不太了解的企业,其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也都非常适合我。”

  相比线上招聘,部分企业在校园开展线下招聘,流程会相对更快一些,“我们结束后就开始筛选简历,经过初筛的同学在3个工作日左右就会收到我们的面试通知。”

  从现场的情况看,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就业更加积极也更明确,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家企业招聘负责人介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希望学生能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和对新兴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

  “其实岗位总量很多,但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精准匹配’仍是关键难点。不少学生经常在经历几轮求职失利后,才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直言,举办校园双选会,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既兼顾毕业生求职方向的多样性,又贴合企业选人用人的精准化需求。毕业生从中获取求职经验和信息,也有助于形成更清晰的职业规划。

精准引才:政企校“三向奔赴”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好职位”和“好人才”实现双向奔赴,离不开校政企的三方合作。

  “校院领导带头访企拓岗、组织学生去基层开展政务实习等举措,让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既能为毕业生抢占新兴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等就业高地创造先发优势,也能精准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贡献力量。”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学校一直在深化校地合作,多渠道、多方式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

  校企对接会上,各学院毕业年级辅导员积极与参会用人单位负责人洽谈,介绍学院专业建设、毕业生源情况等。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薛颖表示,学院与企业对接,既能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就业指导服务,也能精准向用人单位推荐优质人才,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对接桥梁。

  
  
  

  近年来,南开毕业生留津就业比例逐年提高。来自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企业“组团式”参加本次双选会,优质岗位众多、揽才诚意十足。

  生命科学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赵蕾在投递简历的时候,特别关注天津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强劲,作为一名天津学子,也希望能加入其中,为家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南开力量。”

  
  

  现场还有不少同学在政策咨询专区驻足,了解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和应征入伍等相关政策。越来越多南开毕业学子把就业“第一站”选在基层、中西部或者家乡,在他们看来,基层一线、家乡故土同样可以施展才华、大展拳脚。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薛之韵2次报名参加南开大学“立公计划”暑期基层政务实习,“在甘肃庄浪、云南普洱的挂职实践,坚定了我要去基层就业的想法。立足专业所长,去做有意义的事,就是最好的选择。”

精准服务:巧用AI助力高质量就业

  “点开小程序,简单设置求职偏好的工作地点、单位行业和岗位类型等,平台就会基于专业、学历和偏好自动筛选,并为你精准推荐最新的就业信息。”在南开大学第四届生涯•就业嘉年华,今年秋招季最新推出的“智慧就业”飞书小程序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不只是毕业生可以用,小程序还有实习、就业指导等相关活动信息,只要是南开大学的同学,都可以点击使用,帮助大家做好前置性职业探索。”该程序策划者之一、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刘越介绍。

  除了飞书小程序,现场还设置了AI面试体验和简历修改咨询等服务,让AI和专家同时“问诊”,帮助同学们提升就业能力。

  “AI面试官会随机抛出问题,并根据我的回答生成一份面试报告。”外国语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生吴子琦分享了使用“神器”的感受,“它能帮助我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正式的面试。”

  “给同学们就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学校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新生态,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AI模拟面试、AI简历优化等数字化“一条龙”服务,动态生成学生全维度求职画像,实现招聘信息“一对一”定向推送,切实提升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

  
   
   

  嘉年华现场还设有生涯体验、求职辅导、社团展示等专区,吸引了很多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

  “就业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希望不仅能帮助同学们走好从校园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也能在入学初就开展好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让就业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

  据统计,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预计达9806人,其中本科、博士毕业生较上届增加200余人,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大。南开大学正从细化就业责任、挖掘就业潜能、增强就业技能、提升帮扶效能、激发内在动能等方面精准发力,精准护航学生走好就业的每一步。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市领导来校调研并看望院士专家
演员冯远征再回南开:以“青...
齐鲁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市长一行访...
南开大学在中国—东盟人工智...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新学期荐书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杨庆山赴邢台市第一中学走访调研
让青春在南开绽放光彩——陈...
南开大学5项工程案例结项 卓...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