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卜显和院士:科学没有冷热 有的只是执着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1-12-02 14:38

南开新闻网记者 付坤  摄影 吴军辉

  冬日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卜显和院士的办公室,在办公桌上成堆的学术期刊之间,一个五颜六色的魔术伸缩球特别“出位”。

  看出了记者的惊讶,卜显和解释说,这是去外地出差时看到的,因为觉得和自己研究的动态配合物结构很像,于是买了回来。

  “当时正在车站等车,看到旁边有人卖这个,第一眼觉得很有趣,越看越觉得和自己研究的东西很像。这个结构有这么多的角,这么多的面,而且还能伸缩,我们现在还只能做出固定的结构,要是我们的材料能做成和这个伸缩球一样就好了。”他说。

  “这已经不是卜老师第一次买这类东西了,他经常拿类似的东西当模型和学生们探讨。”卜显和的助手于美慧说。

  大家眼中的儿童玩具,在他眼里,却变成了研究对象。其实,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在他的身上不足为奇,因为他的脑子里时时刻刻都装着科研。

  正是凭着二十多年来对科研的执着专注和全身心投入,他在配位聚合物的功能导向构筑、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1月18日,卜显和的名字出现在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中。

  不惧风雨 心里一直有颗倔强的种子

  1964年,卜显和出生在辽宁朝阳。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都有一个情结——每当有人问起“你长大想做什么?”“标准答案”准是:“科学家!”似乎人人都有一个“科学梦”,他也不例外。

  少年的梦单纯而执着。为了这个梦想,虽然当时条件艰苦,学习氛围并不浓厚,但这没有影响他读书的志趣。1982年,他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我的高考成绩,化学考得不错。”这也成为他“化学人生”的开端。

  本科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同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化学家陈荣悌院士。两年后,转为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当年南开化学是中国化学重镇,大师云集,天津市仅有的六名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都在这里,陈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卜显和说。

  在陈先生的培养下,他在学术方面日益精进,思维和眼界也更开阔了。1990年,他被公派赴日本留学。完成学业后,他受陈先生邀请回到母校南开大学工作,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继续前行。

  “科研工作是艰苦的,需要有执着进取的精神,不能指望一步登天!”卜显和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回国初期,国内的科研条件比较艰苦,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找准问题,立足实际,白手起家。

  “刚回国时,实验室一般只能购买最基本、最便宜的原料,然后再自己合成所需要的物质,进口试剂当时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是可望而不可即。”卜显和说。

  在学校和陈荣悌院士的支持下,卜显和获得了1万元的校内科研启动基金,这宝贵的支持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在随后的科研生涯中,凭借着扎实的科研基础,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天津市青年基金等多项资助,实验室条件不断改善并渐渐步入正轨。

  在南开这片学术沃土上,卜显和从一名普通的化学系学生,逐渐成长为配位化学领域有名的学者。

  不求名利 敢于“在冷水里游泳”

  卜显和从事的是配合物化学研究,近20年来专注于配位聚合物研究。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属中心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而成的一类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它结合了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及可裁剪性。在发光、非线性光学、导电、磁性、催化、存储、吸附/分离、储能、传感、生物医学影像及药物传输等诸多领域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现在已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新兴研究方向与热点领域。

  “20多年前,我们进入这一领域时,这方面研究还不是热点,研究的人还不是很多,但存在许多急需探索的问题,比如合成方法学的问题、结构分析问题、结构性能关系及调控问题以及后来的功能化问题等等,我们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卜显和说。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围绕这些科学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们从配体设计入手,以光、电、磁等性能导向,构筑了多个系列具有独特性质的新体系。建立了配体引导的配位聚合物结构调控方法;发现动态行为新机制,构筑新型智能材料;开拓了配位聚合物应用研究新途径。

  “卜老师除了开会和出差,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他特别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脑子里时时刻刻保持科研‘在线’。”谈起卜显和的科研秘诀,他的团队成员也曾是他学生的常泽教授这样说。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做基础研究枯燥、乏味,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短期内也看不到回报,但卜显和却乐在其中,“因为每当有了新进展的时候,就很有成就感。当我们有了原创性成果,能与全世界同行共享的时候,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内心是很高兴的。”

  在2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卜显和曾担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973计划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Adv.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他引20000余次,2016年起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编《配位聚合物化学》专著一部,副主编《配位化学》教材一部,参编其他专著与教材6部。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

  2014年,他领衔的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还荣获天津市首个自然科学特等奖及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

  面对这些成绩,他始终保持着淡定和平静,用他的话说,“是那个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机遇,我们不过是比较幸运而已。”

  师者仁心 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

  谈及自己的学术成绩,卜显和总说,要感谢培养他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他的恩师——陈荣悌院士,“他不仅是我科研路上的恩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人生坐标。”

  陈先生早年留学美国,上世纪50年代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教,是我国配位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之一,是享誉海内外的化学大家。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脚踏实地。”“失败了,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总结经验,重整旗鼓。”他经常用陈先生的这些话鞭策自己、教导学生。他常和学生讨论一些科研难题,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大胆创新。

  他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再忙再累,他都要抽出时间与学生沟通,启发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不断成长。

  “卜老师喜欢待在实验室里,他觉得这样,学生有问题就可以随时跟他交流。”卜显和的学生们说。

  现在,他依旧保持着多年来的习惯:每天吃完晚饭,都要去实验室转转,和学生们探讨实验内容。

  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他积极同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最近,他还打算组织开设名师引领通识课,邀请材料领域名师大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加速成长。

  多年来,他指导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及访问学者百余人,其中国家杰青及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四青”人才6人次,教授20多人。

  目前,还有20多位研究生跟随卜显和攻读学位。“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到我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作贡献。”卜显和说。

  他给课题组建立了微信群,群名为“梦想启航”,就是希望所有在他门下的学生都能接受最好的培养,实现自己的梦想……

  谈及未来,卜显和觉得,当选院士之后,自己的责任更重了。要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矢志人才培养,繁荣学科生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杨庆山出席巡视马克思主义学...
南开大学与美宝集团举行捐赠...
南开大学科技园科普基地获市...
南开大学青年教师获郭光灿光学奖
陈雨露深入思政课堂听课调研
南开团队在全谱多模式发光材...
我校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
开源安全奖励计划宣讲会在南...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