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陈宗胜:中国的“葫芦形”收入分配格局
来源: 2019年3月25日 新金融 第5版发稿时间:2019-03-28 21:35
 

  系列摘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中等收入群体继续扩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大幅减少”。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这是第一次把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作为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写入党的文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提到,中等收入者比重较小,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实际上是以橄榄形格局作为目标的。

  从收入差别程度看,1981年全国总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2635,是极端平均型的分配格局;1990年和1999年分别扩大为0.3228和0.4019,至2009年达到最高的0.4714;2012年则下降到0.4613。这样的变动轨迹证实了“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模型”的预测,反过来也就非常确切地证实了“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模型”。从这样的角度研究收入差别轨迹,能够清楚地表明居民收入差别在二元结构转换中的总体变动情况,然而却不能直观地显示出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变化。因此,转换研究和观察的角度,陈宗胜从一定收入水平组对应的人口比重即“收入/人口分布”的角度,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和研究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状况。

  -从“金字塔形”到“葫芦形”

  从“收入/人口分布”的角度,陈宗胜及其团队分别测画了1985年、1990年、1995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至2015年的收入分配格局图形。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比较平均的,而且居民收入水平非常低下,基本都处在最低收入阶层,全体居民都集中在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的范围内,在图上都处于接近横轴的位置,呈现为扁圆的“飞碟形”(UFO);当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实施以后,情况就逐渐出现了变化,收入差别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中逐步扩大。形象地说,“飞碟形”的“天线”愈来愈长、愈来愈粗,收入分配格局即由扁平的“飞碟形”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形”结构:较高收入者愈来愈多,相应地,较低收入比重逐渐减小,到1990年已有少数人口的收入超过10000元,到2000年则有部分人的收入达到30000元;到2010年,从全国收入分配格局来看,“葫芦形”的特征已经初现萌芽,但还不十分明显;到2012年和2015年,从全国的情况看,“葫芦形”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明显了。这比“金字塔形”是一个进步,但距离理想的“橄榄形”还较远。

  -为什么不是“橄榄形”

  橄榄形分配格局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形态,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会演变为“葫芦形”而非“橄榄形”呢?这种情况表明,这个社会由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的一体化的形态,逐步在平均收入提高中分离为两个众数组,一个为主,另一个次之。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大的众数组的主要成分是农村居民,而次众组则主要由城市居民构成。如此看来,这种葫芦形格局是由于我国特定的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二元结构造成的,是在城乡收入差别过大、城乡户籍制度僵化、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下的一种畸型的两极结构。这一结构再次形象地说明中国社会的二元反差程度的严重性,说明中国社会中还远没有形成橄榄形格局所要求的中等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比重还太小。这也预示着我国下一步发展过程中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葫芦形分配格局与“中等收入陷阱”

  因为相对于一元主体组成的社会,葫芦形格局社会出现了收入组别分化。首先,这引致了社会需求不平衡,富裕组可能需要更多奢侈品,而低收入组则仍在为基本需求而努力,这可能误导生产者和供给者,导致供给和产业结构错位、生产和需求失衡;其次,在一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时,其基础设施趋于基本完成,经济社会正由投资推动转为消费拉动,这就需要培育中产阶层以形成消费主体,即形成以中产阶层为消费主体的橄榄形格局,而“葫芦形”恰巧是对“橄榄形”的否定,是通过对中产阶层的抑制而得以形成的,因此也抑制了此社会的有效消费需求,造成内需动力不足;再次,葫芦形格局也会引发很多有关正义与公平的社会矛盾,导致民粹主义盛行,引发社会不稳定和不安定。这些因素的合力,无疑都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如陷泥潭。

  解决的办法主要应在两个大的方向上努力:一是加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依据工业化和城镇规模的发展需要,尽快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市民;二是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支持农村农业发展。从历史上看,农民的低收入问题既是分配、再分配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增长问题,而从当前看更多的是发展问题,不可能通过再分配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寄希望于通过再分配手段解决城乡差别问题是不现实的。

  通过对1985年到2015年全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刻画,在三十几年的时间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由初始的扁平“飞碟形”逐步演变为“金字塔形”,然后又呈现出“葫芦形”特征,并且短时间内不会演变为所谓理想的“橄榄形”。下一期,将通过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演变路径考察,验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同经济体都会出现什么收入分配格局,以及中国式的分配格局是否具有典型性等。

  (本文节选自《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第二章,本书结构导图请见新金融传媒微信公众号。南开大学朱琳整理)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来校作...
南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周恩来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