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怀念恩师薛宝琨先生
来源: 天津日报3月4日12版发稿时间:2016-03-07 11:15

  张钧

  2月28日早上,惠仁兄在微信群里发来了薛宝琨先生辞世的消息,以及他撰写的挽联。我盯着看了许久,薛先生清瘦的面容,开始一点点清晰了起来。

  薛先生是我的大学老师,大三的时候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的民间艺术课。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薛先生有没有今日的著名曲艺理论家的头衔,甚至分不清他究竟是中文系的教授,还是东方艺术系的教授,只是知道他曾和侯宝林等相声大师共事,出过不少关于曲艺艺术方面的专著,不仅在南开大学独一份儿,在全国的曲艺理论界也是数得着的。

  印象中,薛先生站在讲台上稳稳当当,没有多余的动作;讲课声音不大,略有些哑,语气始终平和,不疾不徐,不故作惊人或者高深之语。薛先生上课喜欢现场讲解。某一次,请了相声大家马志明先生来,整整一个下午,马先生操着各种家伙什,快板、单弦、大鼓一通儿忙活,当然还有相声。马先生演一段,薛先生讲一段,曲艺的种种风格、流派,等等。马先生演,薛先生讲,我们乐,乐到忘了记笔记。

  薛先生的课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儿,是“软幽默”。这是他一向倡导的。他说曲艺要出境界上层次,需要“俗中见雅”“笑中带泪”。对于不识愁滋味的毛头小子,当年的我能理解“俗中见雅”,说相声讲笑话逗闷子不能暴粗口,也不能生拉硬拽胳肢人家胳肢窝,更不能拿人的残疾取乐,要有些文气。但对“笑中带泪”却不甚了了。我曾隐隐约约地听闻,薛先生一生坎坷,年轻时险入“右派”名录,备受冷眼;及中老年,妻子缠绵病榻,生活负担沉重。然而,从薛先生的神情言语中,我却看不出也听不到些许哀怨。他讲话永远平和,不紧不慢,不喜不悲。但我也确实没有见过他开怀大笑,即便在听相声、讲笑话时也是一样。工作了,走进社会了,见识了一些真实的奇怪却又无奈的“笑话”,对“笑中带泪”这几个字,也才算是有了些感觉。

  再联想到薛先生,也似乎有些明白,可能正是因为他阅尽人生“大世面”,故而能洞察世事,平静面对种种辛苦。薛先生以他的行事风格,展示了一种态度:生活中可悲可怜可叹之事太多,何必介怀。倘若能以笑声自我开解,即便那笑中带泪,又有何不可?

  大四的时候,薛先生的课已经结了。某次,我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情找他,谈到了毕业分配找工作的事情。薛先生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个曲艺栏目,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写封信推荐一下。我只是他教过一个学期课的普通学生,言及工作也只是顺口一提,先生却认了真。此事最终因为我的原因没有进行下去,但先生的古道热肠,今日忆及,仍然感佩在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虽然没去,但薛先生提到的那档曲艺节目却常听。有一次还在里面听到了薛先生的声音,讲中国相声史,他讲一段,播一段那个时代的作品。我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请了马志明来作示范表演的欢乐的课堂。我打电话给永生兄,告诉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薛先生的讲座,有些兴奋。他说,我也在听。

  工作以后,和薛先生再无联系。回校时,也多是找交往多的老师叙旧。不是不想见,而是怕打扰他。假如当年我返校时见到薛先生,十有八九,他不会认识我了,但是无妨,我记着他就是了。我相信,我还会在某个时刻,不经意地想起他,想起他的优雅、平和、热情,还有人生态度。

  愿先生走好!

编辑:聂际慈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来校作...
南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周恩来总...
【党纪学习教育】校党委理论...
【党纪学习教育】校领导指导...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