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张全兴院士:问渠哪得清如许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29日发稿时间:2008-02-29 08:43

  张全兴近影

  去年年末,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带头人、环境工程专家、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张全兴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由南京大学申报并获得通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上院士不是事业的终结

  “当上院士不是事业的终结。”虽然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但是运动员出身的张全兴看似只有50多岁,身体康健的他雄心依然不减,“我应该在科学事业上作更多的贡献。”为此,张全兴给自己安排了两大新任务:一是更好、更多地培养年轻人才,尤其要培养好接班人;二是力所能及地进行科研工作,争取再作出新贡献。

  “他这人除了事业,没有其他追求,一生想的就是如何把他老师何炳林院士传授的知识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张全兴的夫人陈金龙深有感触地说。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郑正说:“张老师的成功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张老师始终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所以能够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新发现。”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孙冶东这样评价张全兴,“他把所有的团队成员都集中在水污染治理上,目标非常明确,力量也非常集中,所以他能把这一块做大做优。”

  帮企业从废水里捞钱

  张全兴出身贫苦,从小懂事,学习努力,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1960年,教育部批准各高校选拔优秀学生补充教育大发展所需师资。张全兴成为南开大学第一批抽调的学生之一,因而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后,他在何炳林指导下,开展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985年,张全兴从南开大学调到江苏石油化工学院任教。要不要继续搞高分子合成?经过实地调研,张全兴看到迅猛发展的江苏乡镇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他决定把过去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用到环境保护上。在“六五”、“七五”期间,张全兴成功地参与完成了3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993年,加盟南京大学的张全兴从零开始、艰难创业。2001年,张全兴主持的“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他赴京向科技部、教育部有关部门汇报工作时,主管领导语重心长地建议他说:“张老师,你这个项目很有价值,能真正解决国内化工企业污水治理的难题。你可以搞一个股份制公司,把这个技术真正推广开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作更多贡献。”

  “要不要冒这个险?能不能办好?会不会让人说三道四?”经过认真考虑,性格刚毅的张全兴作出了坚定的回答:“我是党和国家一手培养的知识分子,虽然以前压根没考虑过自己60多岁还办公司,但是现在我决心冒一次险,毕竟这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事情。”

  2002年4月28日,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张全兴任董事长。让张全兴高兴的是,几年来,他们已帮助众多化工企业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并为长江、太湖、淮河、海河、大运河、黄浦江等水质保护作出了贡献。目前,他们已在全国11个省市的30多家企业建成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装置40多套。昔日面临强制停产的“污染大户”如今成为“治污标兵”。张全兴形象地比喻说:“为治理污染,原来企业往废水里扔钱,现在是要帮他们从废水里捞钱。”

  最大心愿是把污水变清

  “我要感谢很多人,尤其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导师何炳林院士;另一个是我的夫人陈金龙教授。”张全兴说,“没有何老师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这些成绩,老师用严谨、用关爱、用高尚的人格指引我前进,培养我成长!没有陈金龙的帮扶,同样也就没有我今天的这些成绩。”

  多年来,张全兴始终不忘恩师的教导:学问之道,做人为先。他的学生、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龙超说:“张老师尤其强调做人。他对我们说:做人是基础,做人做不好的,做学问一定做不好。”为了得到可靠数据,他要求学生做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实验。

  “张老师做人,诚;做事,实。”陈金龙如此评价她眼里的张全兴,“把污水变清,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编辑:陈鑫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团队实现基于连续体束缚...
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来访
南开大学召开2024年招生就业...
第58届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
南开大学党委入选“全国党建...
我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参...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
赵新教授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五四青年节:南开优秀青年和...
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南开大...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