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旅游报:换个角度“瞰”风景 “低空+”持续带热文旅消费
来源: 中国旅游报11月13日发稿时间:2025-11-13 15:27
 
作者:记者 唐伯侬

  从高空“纵身跃下”体验跳伞的自由与快乐,搭乘航空器凌空感受壮美山河,在景区操控无人机体验“实时云游”……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低空旅游项目持续上新,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成为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中新引擎”。

  新玩法:更丰富的空中游览体验

  “坐在座椅上操控着遥感器,实时控制着无人机,江南水乡的美景在我眼前变得瞬间‘立体’了。通过屏幕,可以看到白墙黛瓦、水道纵横,还可以下指令拍摄照片和视频。”前段时间,旅游博主夏夏到绍兴体验了“无人机实时云游”项目。虽然体验时间只有几分钟,却让她过足了瘾。

  夏夏体验的“无人机实时云游”是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绍兴市越城区新推出的低空旅游项目。“项目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很强,能让游客有模拟飞行的体验,操作上简单易学。此外,我们还规划了稽山胜景线、运河巡礼线等4条空中游览线路。”绍兴市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位于浙江建德的鹤彩航空飞行营地,最受欢迎的产品是阿若拉运动飞行员培训项目。项目的运营方——杭州新联航空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彭振桓介绍,运动类飞行面向大众,满足娱乐新需要,没有过高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自己驾驶飞机触摸蓝天、快意翱翔。“我们在机场还运行空中游览项目,一趟空中游览通常在半个小时左右,从航空小镇起飞,游客可以俯瞰新安江的山水美景、建德的城市风光,以及新安江水电站的壮观景象。”彭振桓说。

  近几年,彭振桓切身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喜欢体验飞行项目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我们主推空中游览项目和运动类飞机的体验带飞项目,从早飞到晚几乎闲不下来。年轻人、影视爱好者、探险游客对这一项目尤为喜爱。”他说。

  如今,不少景区也有了低空旅游项目。在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俯瞰丹霞地貌;在北京八达岭长城,直升机可载着游客跃升至500米高空俯瞰蜿蜒于山峦间的“巨龙”;在广西大明山风景区,色彩斑斓的滑翔伞在山间自由飞舞,落差620米的滑翔伞基地让游客有了更优的飞行体验。

  “在空中,风萦绕耳边,云触手可及,色彩仿佛在脚下流淌,山体层理交错。新颖的空中视角能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摄影师还帮我们在空中拍出了‘人生照片’。”前段时间,广东游客曾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直升机体验视频,收获了不少点赞。

  现在很多民用机场也在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比如,横店机场常态化运行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热气球等项目,开通10余条航线。“我们结合横店独特的影视旅游资源,推出‘空中看横店’直升机空中游览体验项目,如今,这一项目已成为横店旅游的金名片,年均接待超5000人次。搭乘直升机可以俯瞰横店影视城梦幻谷、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景区。机场还结合影视景点与自然风光,打造‘自然+影视’低空旅游线路。此前,横店‘航空+影视+旅游’项目入选了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十佳案例。”横店机场相关负责人张红涛说。

  这些低空旅游项目的持续升温,直观地反映了市场的火热程度。中国旅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亓春元介绍,低空旅游是新兴业态,主要包含空中游览、航拍文创、航空运动赛事、空中造景、虚拟情景体验等,特色在于通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设备,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云端视角体验。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其将目的地游览变得更具立体感、科技化,打破传统消费模式和空间局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强带动:让更多景区及周边地区受益

  低空旅游项目不仅丰富了文旅业态,为游客带来翱翔云端的新体验,还提升了景区收入,展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客量近年来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去年已突破300万人次。”负责运营景区低空旅游项目的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郭伟介绍,“不少游客是专程为低空业态而来,景区直升机项目每年接待约1.5万人次。低空旅游项目提升了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消费层级和整体收益。游客乘坐飞行器体验是进入景区后的二次消费,而由此衍生出的‘空中360旅拍’作为三次消费,尤其受年轻人追捧,转化率为75%至80%,仅此一项,每年就带来约150万元的稳定营业收入。”

  郭伟透露,目前,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直升机业务已实现盈亏平衡,而动力伞、热气球和无人机灯光秀项目更是利润贡献主力,低空旅游项目今年净利润预计达200万元。

  全国著名的跳伞基地——三亚塔赫跳伞基地的跳伞项目去年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而今年仅一季度已经达到6000人次。三亚塔赫跳伞基地负责人张恩铭介绍,营业4年多来,基地已经累计飞行1万多架次,接待3万多人次,21岁至35岁的年轻群体占主流。“‘黏性’最强的消费者已经来过40多次,相当于平均每年要来基地跳伞10余次。低空旅游以高空视角赋予了传统景区全新的魅力。”张恩铭说。

  低空旅游项目不仅带来更多收益,也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活力,带热了周边酒店、餐饮消费,形成“航空+旅游”联动效应。

  绍兴市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庆假期,越城区上线“飞行体验+船票+景区+餐饮+酒店”等组合套票,打造了水、陆、空立体消费矩阵,累计售出套票产品1600余套。

  “因为集团经营通航公司、餐饮、酒店、营地等多个业态,实现了低空文旅全业态商业闭环,可以说,低空旅游项目具备显著的关联消费带动能力。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消费带动比普遍达到1∶3,最高可达1∶10,即1元的航空消费带动3至10元的总消费。”彭振桓说。

  “今年接待的客人尤其多,特别是国庆假期,有不少客人是专程到小镇体验低空旅游项目。酒店10月的营收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万元。我们还承接了不少与低空旅游相关的会议和活动。”建德航空小镇君澜度假酒店销售经理毕笑介绍,为了更好地融入小镇的氛围,他们还在酒店门口装置了大型模拟直升机模型,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

  “如今,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热气球、动力伞等相关业务每年以劳务外包形式带动当地100人次就业,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郭伟说。

  在不少地区,无人机表演也带动酒店、餐饮商家推出“观演套餐”。有业者介绍,“无人机+夜景”的组合拳,形成了“空中消费+地面服务”的产业链条,助力打造了“低空+文旅”的生态,让“流量”直接转化为“销量”。

  话长远:让低空旅游飞得更稳

  “低空+”打开了文旅想象新空间,未来,低空旅游要如何既飞得更高,又飞得更稳?

  “安全运营是低空旅游生命线。”有民航业内人士坦言,低空旅游作为新兴业态,在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市场布局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审批手续复杂、运营不规范的短期问题,实现低空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规范和有序。

  10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空中游览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办法明确提出开展空中游览经营服务的通用航空企业需符合的要求,以及其应当制定的空中游览经营服务标准等。

  “规范安全运营低空旅游,强化监管能力是关键。”亓春元认为,可以建设全国低空安全智能监管数据平台,实现飞行器适航状态、人员资质、运行数据等的实时共享。同时,强化企业准入与合规运营,做好资质审核,服务流程规范化等,严禁出现超范围经营、资质造假及设备维护不足等问题。

  亓春元还建议,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完善的低空旅游消费服务规范,完善低空旅游保险产品,加强消费教育和引导,提升低空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为低空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低空旅游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破解成本高、项目同质化等问题,进一步激发低空旅游市场活力。

  亓春元建议,要采取差异化定位,依托各地独有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资源及人文历史资源设计独特航线,或者将低空飞行与当地非遗、节事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当地特色。要针对细分人群开发定制化产品,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比如,针对家庭客群开发航空科普、模拟驾驶等亲子项目,为年轻群体引入跳伞、特技飞行等项目,为摄影爱好者定制黄金时段跟拍航线等。还要通过科技赋能做好数字化运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游客偏好。总之,要将低空旅游项目从观光产品转变为融合体验、文化与经济价值的综合性新业态。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于海波认为,对景观背景相似和邻近区域的低空旅游项目,要通过市场测算动态控制项目类别、层次和总量,避免重复式建设、内卷式竞争。要不断创新低空旅游产品供给,比如,引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实现景区间低空观景接驳,在自然景观中植入文化元素,给游客提供更多惊喜。

  有业者提出,向云端,探新路,低空旅游不仅要实现“天上飞”,还需配以“地上热”。 “综合性经营是我们的破局策略,要为游客提供多元的体验,以空中项目作为亮点,配合足够的地面项目予以充实,涵盖多个综合行程,让消费者感觉‘来值了’。”彭振桓说。

  还有业者建议,要吸引更多低空旅游运营的高端人才,做好低空经济人才储备,并鼓励相关企业落地,为更多人才提供施展空间。

  “未来,低空旅游将与城市文化、景区、美食、体育、赛事、会展、演艺、科技等产业形成更强联动,成为更多城市的旅游新名片。”于海波说。

  原文链接:https://app.ctnews.com.cn/detailArticle/27256157_18900_zglyxw.html?isUserSubscribe=&relPicRatio=1&source=1&xkyTimestamp=1763014268869

  审核:韦承金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团队在干细胞全能性激活...
杨庆山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
通用技术天锻公司总经理一行...
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一行来访
首届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南开论...
南开大学成立“周恩来和中共...
校领导率队赴教育部中外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南开大学与山东文旅集团签约合作
【爱国奋斗南开人】王力平:...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