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在写作的设定、资料查询、情节设计等环节提供强大辅助,显著提升创作速度与质量,但核心创意仍源于人类本身。”“未来城市的重点将转向社交与文化活动,需建设更多小型、便捷的公共空间,支持居民随时随地进行文艺演出、聚会和创意表达。”……
10月19日,著名科幻作家、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获得者郝景芳,在由南开大学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共同主办的“天津论坛2025”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之道及天津未来城市发展等热点问题。
拥抱AI
创意仍源于人本身
对于持续热议的“AI与写作”,郝景芳阐明自己的观点:“年轻人应保持开放心态,主动拥抱AI等新事物,积极尝试与学习其应用。要以自主学习的态度利用AI工具,摆脱被动依赖,通过AI辅助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
对于写作,郝景芳介绍说,今年她设计了一个“写作教程”,最后的三步才涉及真正的“写”,AI可以在前面的设定步骤里,大量地帮助到作者。
郝景芳介绍,自己也用AI辅助写作,她在创作一个小朋友帮助达尔文进行环球旅行的故事,是用AI去完善一些历史背景资料。她表示,并不觉得这是失去了自己的创意和灵魂,“因为想写的故事是我的想法,一切故事的所有创意都是我的想法。”AI的强大辅助,会显著提升创作速度与质量,“核心创意仍源于人类本身。”
天津特质
保留邻里温情幽默基因
“天津论坛2025”以“科技创新与未来城市”为主题,郝景芳理想中的未来城市,重点将转向社交与文化活动,需建设更多小型、便捷的公共空间,支持居民随时随地进行文艺演出、聚会和创意表达。
“我走过世界很多城市,在我看来,天津以安居乐业、人际关系紧密、生活节奏平和著称,这种高幸福感和强社区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质,这也是天津的一张核心‘名片’。”出生在天津的郝景芳时刻关注天津的“大事小情”,她建议依托天津浓厚的社区氛围和传统曲艺文化,为居民提供更多展示才艺、互动交流的平台。
郝景芳对记者说,天津的科技发展需与城市文化特质相结合,保留邻里温情与幽默基因,避免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冰冷感。
文/摄 记者 单炜炜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10/21/content_87656_2735588.htm
审核:闫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