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家话科普”,是天津科学技术馆打造的高端科普品牌活动,今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天津科学技术馆再度推出这一特色活动。
“我们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科技馆,与公众面对面交流,搭建起科学家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天津科学技术馆党委副书记、馆长朱大为介绍。活动中,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新星就以《水水不相溶》为题,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报告。台下的小学生个个坐姿端正,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生怕错过报告中精彩的实验现象与讲解,还时常被张新星幽默风趣的话语逗得开怀大笑。
“我十分热爱科普工作,希望能将实验室里晦涩难懂的物理、化学知识,通过亲民且新颖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尤其希望能聚焦青少年群体。”张新星在采访中表示,当前不少科研成果因公式复杂、实验步骤繁琐,往往与群众“隔着距离”,难以被真正理解,实则科研也能“接地气”。他认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需从小在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一线科学家会逐渐老去,未来科技的发展终究要依靠长大的孩子。”张新星强调,孩子,关乎科技的未来。
张新星此次还向天津科技馆捐赠了一台单轴声镊仪器。“声镊仪器的原理基于声音,与磁悬浮仅能悬浮磁性物质不同,它可以悬浮任何物体,比如塑料、水滴等,而且悬浮现象肉眼清晰可见。”张新星解释,此前他曾用声镊开展科普活动,每次都深受孩子的喜爱。
科普之美,既在于内容紧扣未来发展,也在于始终以最新颖的形式呈现。这场科普活动中,科普还变成了一场精彩的“秀”——科普实验秀《雪域天路》,刚刚斩获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科学实验一等奖。“青藏高原上如何修建铁路?”“冻土有哪些特性?”“怎样克服冻土对铁路建设的影响?”……一个个与高原铁路建设相关的科学问题被依次抛出,又在这场精心编排的“秀”中通过实验演示一一解答,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
“节目里的实验太精彩、太有创意了,这些想法我根本想不到!”来自水晶小学的五年级学生杨泽玺看完表演后,难掩惊叹之情。天津科技馆展示教育中心主任赵菁看着孩子满足的笑脸,笑着解释:“科普实验秀是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演示活动。通过现场有趣的实验、直观的实验现象,以及结合科学原理设计的互动游戏等形式呈现,部分实验秀还会融入特定的故事情境和人物设定,能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切感受科学的独特魅力。”
对于未来,朱大为表示,天津科学技术馆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展区建设,把更多天津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引入馆内;二是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推动科技馆活动融入中小学课后服务;三是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尤其要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服务,切实实现科普资源的公平普惠。眼下,馆内新设的“时光长廊里的科学印记”图片展,在“扬帆·启新篇”“奋楫·展风采”“深耕·聚势能”三个篇章之后,以“融创·探未来”收尾,似乎就是对这一规划的生动呼应。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10/16/content_143094_2719076.htm
审核:丛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