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研究生党建“双百”“先锋之声”宣讲团成立暨首场示范宣讲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活动以“伟大复兴旗帜引领,强国有我挺膺担当”为主题,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
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亓彦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出席活动,宣讲团指导教师、特邀专家、宣讲团成员代表,以及在京高校研究生代表120余人现场参与。活动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育见新闻”视频号、微博、抖音号、快手号和“中国研究生”小红书社区同步直播,吸引高校师生集体和个人近5.7万次在线观看,近6.6万次点赞。
王易在致辞中指出,“先锋之声”宣讲团的成立是“双百”工作示范引领作用的深化与拓展。中国人民大学与“先锋”二字有深厚联结,“先锋之声”宣讲团在人民大学的扬帆启航亦是“先锋”精神的传承,相信其必将成为传播党的理论、讲述先锋故事、激扬报国热情的闪亮品牌。她勉励宣讲团的研究生讲师们要努力做“党旗所指”的传声者、“朋辈同行”的引领者、“先锋精神”的践行者;希望广大研究生能够从宣讲中汲取力量,在复兴之路上,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随后,亓彦伟和王易为宣讲团指导教师和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证书。
在示范宣讲环节,9名宣讲人聚焦新时代研究生党员为何奋斗、向谁学习、如何奋斗三个问题展开宣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奇伟、北京邮电大学郭哿欣、北京化工大学阿丽米热·努尔麦麦提围绕“党旗指引奋斗方向”主题进行宣讲。党奇伟在谈及入党初心时说,信仰是共产党人持续奋斗的力量之源,新时代的党员必须夯实思想根基,从中汲取前行的动力。郭哿欣介绍了带领党支部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青春故事,呼吁青年以奋斗的姿态回应时代的召唤。阿丽米热·努尔麦麦提结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尹永跃、南开大学马红英、中国传媒大学刘相围绕“永恒的教育家精神”主题进行宣讲。尹永跃以“延安五老”吴玉章“一生坚持办教育”的动人故事为线索,给出了新时代研究生党员对“民族出路”和“青年范畴”两个问题的回答。马红英重现了张伯苓1935年提出的“爱国三问”,点燃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奋斗豪情。刘相呈现了赵玉明手写的70万字广播电视史稿。
中山大学尚元君、中国美术学院熊峻苓、西安理工大学梁倩围绕“为国贡献青春力量”主题进行宣讲。尚元君与团队共同研发智能巡诊车,以科技赋能防盲事业,把光明送上雪域高原,以医者仁心践行科研报国的青春担当。熊峻苓组建了“艺塑乡村”实践团,通过艺术创意为乡土建设注入新活力,绘制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梁倩分享了其团队通过党支部共建推动产学研融合,锚定国家资源安全与“双碳”战略,突破“以铝代铜”的卡脖子技术的动人故事,展现了科研报国的赤子之心。
宣讲团指导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喆,特邀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战教研部叶子鹏、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单文鹏对示范宣讲进行点评并予以肯定。
亓彦伟在总结中指出,本场示范宣讲展现了广大研究生生于这个时代、长于这个国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接着地气、冒着热乎气,体现着研究气质、洋溢着报效国家的志气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他强调,“先锋之声”宣讲团致力于发挥研究生党建“双百”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研究生思政引领力,要求宣讲团主动响应党的使命召唤,带动广大研究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他号召新时代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当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增强过硬本领,当好科技报国主力军;自觉担当奉献,当好服务社会带头人。
研究生党建“双百”工作自2018年启动以来,持续开展三批,遴选全国高校297个研究生党支部和300名研究生党员参与创建培育,促进了国家、省市、高校三级研究生党建标杆体系建设,成为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先锋之声”宣讲团依托研究生党建“双百”朋辈育人资源成立,致力于通过宣讲传递青年声音、宣扬时代旋律、激发思想共鸣、汇聚精神力量,形成朋辈示范引领的强大动能,引导广大研究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强国复兴大任。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亚雄)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31e4757198fc4df19dbdb9f426d791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