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迈向制度扩面新阶段 长护险急需“闯四关”
来源: 天津日报2025年7月10日第6版发稿时间:2025-07-14 16:47

记者 袁诚

  本期嘉宾

  朱铭来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

  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是对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提升失能群体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京津冀长护险试点进展怎样?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成色”?

  对此,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朱铭来。他认为,三地长护险制度已完成从无到有的建制过程,即将迈入制度扩面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长护险急需在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筹资渠道、提升护理服务供给能力、完善监管机制四方面“闯关”,推动长护险惠及更多失能群体。

  “现阶段,独生子女政策成长下的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很多人只希望生育一个孩子,甚至出现‘丁克’家庭。社会中的家庭大多呈现‘四二一’(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大幅减弱。”朱铭来说,一些失能老人的家庭面临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难题,急需建立和发展长护险制度加以破解。

  据介绍,长护险一方面通过向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可确保其获得必要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保障失能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另一方面,其提供的专业服务和经济支持能够分担家庭赡养压力和经济负担,将家庭成员从繁重的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优化家庭资源配置。长期来看,发展长护险还能带动护理服务、康复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在朱铭来看来,京津冀在长护险失能标准认定方面尚未完全统一,但在养老服务协同方面进行了探索。三地民政部门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出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互认、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政策,规范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推动评估结果互认等举措。这为京津冀长护险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地长护险试点整体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可探索将中度失能和失智人员纳入保障。”朱铭来认为,筹资渠道单一是制约长护险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长护险的筹资主要依赖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划转,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较少,导致长护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建议将长护险作为一项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独立筹资、独立建账。

  为打造符合地区实际的“天津模式”,他建议,天津可探索将居民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优化筹资和待遇保障机制,加快提升长护险基金的风险分散能力,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

  “天津可以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社会互助共济、各方共担责任的原则优化筹资结构,提高单位和个人缴费责任,同时,探索公益慈善基金、社会捐助、福利彩票收入为辅的多方面筹资渠道,合理确定筹资总额,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他表示,要全面提升长期护理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教学质量,夯实专业化队伍建设基础;提高护理职业的吸引力,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此外,各方要加强欺诈骗保行为监管,完善举报投诉、信息披露等风险管理制度,可利用卫星定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护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若发现异常行为,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编辑:高雨桐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南开大学与多所上合组织成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帮扶工作会议
从青岛到海牙 以专业与韧性闪...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