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新华社: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植物叶片可吸收积累大气微塑料
来源: 新华社2025年4月10日发稿时间:2025-04-11 10:00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叶片对大气微塑料的吸收与积累现象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叶片吸收大气微塑料是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重要途径,全面认识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对于此类新污染物的管控非常重要。

  这一科研成果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课题组、孙红文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邢宝山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联合研究取得。该成果于4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

   南开大学新污染物研究团队开展植物模拟暴露实验。(受访者供图)

  植物吸收是很多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径。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被植物根系吸收,但其向上运输效率较低,对地上可食部分的影响有限。大气中的微塑料污染广泛存在,如果植物叶片能够直接吸收微塑料,将导致更为直接的生态影响。然而,植物叶片对大气微塑料的吸收行为一直缺乏有力证明。

  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质谱检测发现,植物叶片中普遍存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合物及其低聚物,其含量随大气浓度和叶片生长时间增加而升高。

  “在涤纶工厂和垃圾填埋场等高污染地区的乔木、灌木叶片,以及露天种植的叶类蔬菜中,我们均检测到了PET和PS。通过高光谱成像和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我们还观察到了污染地区的乔木、灌木叶片中被吸收的微塑料颗粒。”该论文第一作者、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烨说。

    南开大学新污染物研究团队开发质谱分析方法。(受访者供图)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证实了微塑料颗粒可被玉米叶片通过气孔吸收,并能够通过细胞间隙被运输至维管组织,并在叶片毛状体中积累。

  “目前,微、纳米塑料污染问题被全球关注,它们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被不断发现。植物是食物链的基础单元,叶片中累积的微塑料能直接进入食物链,这一过程引起的生态与健康风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汪磊说。(记者张建新、栗雅婷)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88643?docid=12488643&newstype=1001&d=134ff2a&channel=weixinp&time=1744270862386

审核:韦承金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一行来访
格拉斯哥大学副校长来南开访...
南开大学“感念大师”系列奖...
我校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
陈雨露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我校开展“筑牢青春防线 共护...
南开三人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
我校参加教育部2025年全国教...
人民日报:陈雨露:在理论和...
南开大学联合发布《中老年癌...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