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芭蕾史上永恒的经典
来源: 天津日报2017年1月18日15版发稿时间:2017-01-25 14:30

  龙飞

  熟悉芭蕾的人,只要一提起《天鹅之死》眼前就会出现那支动人的独舞,耳畔就会响起圣-桑的美妙乐曲。

  《天鹅之死》是俄罗斯芭蕾大师米哈伊尔·福金(1880-1942)芭蕾编导工作的处女作。他出生于圣彼得堡,9岁进入圣彼得堡舞蹈学校。由于成绩突出,毕业后被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聘为独舞演员,很快被破格晋升为男首席独舞演员。

  福金的艺术修养很高,在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都卓有成就。1902年起兼任剧院舞蹈编导。同他经常合作的女演员是日后成为舞坛巨星的安娜·巴甫洛娃(1881-1931)。巴甫洛娃也毕业于圣彼得堡舞蹈学校,比他低两届,在校时就显露出极高的天赋。他俩先后来到剧院,成为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

  1905年,巴甫洛娃应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之邀,将在贵族会馆举行的音乐会上表演一支独舞。她请福金为自己编舞。福金从师妹那楚楚动人的形象中获得了灵感,随手拿起曼陀林弹奏了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1886)中的第13首——由大提琴与钢琴演奏的《天鹅》。在福金眼里,巴甫洛娃娇美、柔弱、略显忧伤的神态恰恰就是“天鹅”的化身。他建议用这段乐曲来编舞,巴甫洛娃被优美的旋律所打动,欣然同意。于是两人边编边排,仅仅用了五六分钟,几乎是即兴地完成了这一独舞的创作。几天后,巴甫洛娃在音乐会上首次演出了这支只有两分钟的独舞,打造了舞蹈史上永恒的经典。

  舞蹈描述一只濒临死亡的天鹅,那弱不禁风的羽毛在微微颤动。舞台上没有任何布景,而舞者却把观众带入一池秋水和一轮冷月的景色中,奄奄一息的天鹅无限眷恋生命,奋力与死神抗争。巴甫洛娃并不过多地渲染天鹅对死的绝望与恐惧,而是着眼于对生的渴望与热爱。作品反映了人类与命运、死亡进行搏斗的顽强精神。同时它也是一首生的恋歌。

  这部充满诗情画意的芭蕾小品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首场演出后,立即震惊艺术界,很快就流传到了国外。至今它仍是世界芭蕾舞中最受欢迎的经典之一。

  从此《天鹅之死》成为巴甫洛娃的杰出作品。后来她虽然演出过无数优秀的剧目,但《天鹅之死》却同她的名字总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称她是“天鹅仙子”。

  独舞引起的强烈反响使福金感到意外:“真没想到,这个作品竟成了现代俄罗斯舞蹈的象征。它证明舞蹈不仅仅是悦目的艺术,而且应是通过眼睛进入灵魂深处的艺术。”

  他还说:“舞蹈的目的不仅要表现技巧,还应创造一种在生活中坚持不懈、奋力抗争的形象。《天鹅之死》光靠肢体是无法表现其深刻含意的,它需要整个身心。”

  巴甫洛娃正是用全身心的投入将这支独舞演绎到无人可以超越的地步。《天鹅之死》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

  《天鹅之死》的成功还应感谢圣-桑的音乐。《动物狂欢节》是圣-桑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提琴曲《天鹅》原本就是组曲中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一首乐曲。它的旋律优雅、温柔,描绘的形象雍容、典雅,让听众仿佛看到天鹅轻盈的翩翩舞姿。圣-桑说:“我生活在音乐中,就像是鱼儿生活在水里。”听着这首乐曲,确实能感受到作曲家如鱼得水般的自在和惬意。

  《天鹅》是圣-桑专为大提琴独奏而谱写的,他把大提琴的演奏功能和独特音色发挥到了极致。这支乐曲是组曲中的一首,但由于它在组曲中最为动听,因此常常将它单独演奏。《天鹅》被称作“一百多年来大提琴独奏曲中的瑰宝”,成为大提琴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

  福金的处女作《天鹅之死》取得轰动性胜利,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并鼓舞他继续勤奋工作。新作《仙女们》(1908,原题《肖邦组曲》)问世。这是一部完全没有故事和剧情的舞剧,共包括4段独舞、一段双人舞和两段群舞。开幕时仙女们组成一幅优雅的静态造型,随后她们翩然起舞,在森林池畔追逐着一位年轻诗人,把他带进一个个梦幻王国。舞剧音乐由浪漫乐派巨匠肖邦的7首乐曲——前奏曲、夜曲、圆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等所组成。美妙的舞姿与动听的音乐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这个剧由巴甫洛娃领衔主演,也成了她的保留剧目之一。

  《仙女们》是芭蕾史上第一部无情节芭蕾舞,开创了现代芭蕾的先河。这是部浪漫主义现代芭蕾作品,继承了古典浪漫主义芭蕾的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舞剧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通过奇妙的舞蹈与音乐,舞台上呈现出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仙女们》不仅是福金的杰作,也是20世纪初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之作。后世舞蹈家都把《仙女们》的诞生,看作是芭蕾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一个标志。福金成了将古典芭蕾发展到现代芭蕾的领军人物,因而被誉为“现代芭蕾之父”。

  以下的真实故事足以表明,《天鹅之死》和《仙女们》与上述两位芭蕾大师的紧密联系。

  1931年1月23日,巴甫洛娃在荷兰海牙巡演,因肺炎病逝。当天晚上,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正在演出,噩耗传来,乐队指挥马上中断节目,宣布道:现在由安娜·巴甫洛娃表演《天鹅之死》。于是幕布徐徐拉开,乐队奏起圣-桑的乐曲,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在缓缓移动……人们用这种方式悼念芭蕾巨星。

  1942年,年逾花甲的福金仍在世界各地奔波。盛夏时节,他倒在了排练场上,8月22日于纽约溘然长逝。当天晚上,世界各地共有17个芭蕾舞团不约而同地演出《仙女们》,以悼念这位“现代芭蕾之父”。

  《天鹅之死》与《仙女们》等经典剧目曾多次到我国演出。1922年巴甫洛娃在上海举行公演,便带来这些精彩剧目。中国观众早在20世纪初就已领略到这些芭蕾史上的瑰宝。

  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时期的大舞蹈家加林娜·乌兰诺娃(1910-1998)来华参加庆典。这年9月,乌兰诺娃率领苏联大剧院芭蕾舞团抵达北京,在首都剧场举行了开幕演出。第一个节目就是由乌兰诺娃主演的《仙女们》,第二个节目是她的独舞《天鹅之死》。这些充满魅力的精品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观众。

  进入新世纪,2014年12月,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天津大剧院上演了《福金编舞芭蕾集锦》,将《仙女们》等经典舞剧奉献给观众,并以此缅怀芭蕾大师福金,天津观众有幸品味到现代芭蕾的盛宴。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来校作...
南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周恩来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