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开大学西南村的刘焱,珍藏着一条珍贵的新中国开国大典观礼绸带和一张1949年南开大学毕业证,看着泛黄的毕业证和仍然鲜红的绸带,刘先生回忆起6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激动人心的场景。
毕业证见证新中国诞生
1949年秋季,刘焱在天津南开大学毕业,1950年1月发给他的毕业证书上,竟同时印有“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迹。
笔者看到,刘焱的毕业证书写着:“学生刘焱系云南省楚雄县人,现年二十三岁,在本校文学院哲学教育学系肄业期满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此证。国立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杨石先,文学院院长冯文潜,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在毕业证书的“中华民国年、月、日”这一行文字上,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印”的公章,盖章时间注明“一九五○年一月”。
刘焱告诉笔者,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即1949年7月,那时天津已经解放,而新中国尚未成立,南开大学是利用旧中国印制好的空白毕业证书,填上学生的姓名、籍贯、年龄、学习专业授予学位类别等项目,时间也是按“中华民国”纪年填上的。因为南大是“国立”学校,发毕业证书要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因此,南开大学填写好的毕业证书是等到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上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则是审核同意后于1950年1月盖章下发的。刘焱的毕业证书出现中国两个时代的印迹,见证了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戴红绸带参加开国大典
刘焱先生讲,1949年4月初,天津举行了解放后第一次全市学生代表大会,他作为南开大学学生代表被选为天津市学生联合会主席,同年,他作为天津学生代表被邀参加开国大典观礼,至今仍保留着观礼红绸带。
刘焱说:“当时天安门前还没建正式观礼台,只是在金水桥内天安门前两侧临时搭了两个木板台。大家都佩戴着红色的印有‘观礼’二字的红绸带。我站在天安门前,以万分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新中国开国大典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开国大典当天,在毛主席讲话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我和天安门广场上30万群众亲眼看到我们的子弟兵如此威武雄壮,精神焕发,特别是见到新建的海军和空军,心情万分激动。”刘焱说。
刘焱回忆,在地面阅兵正在进行之际,天安门城楼的麦克风里突然传出急促的声音:“看!咱们空军的飞机飞来了!”不一会儿就看见大约10多架飞机列成三架一队的整齐队形,从东向西飞来,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这时广场上数十万人的激动情绪达到新的高潮。刘焱说:“新中国开国大典已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终生难忘。”(赵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