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加强课程建设推动文化素质教育
本报记者张宝敏
“研修班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我觉得耳朵听不过来,眼睛看不过来,手也记不过来。”“真正是如饥似渴。”……这是一些高校教师在参加了“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后发表的感受。
前不久,在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南开大学,举办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高级研修班”,研修的内容,是令当前许多高校和教师深感难度较大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主持这次研修班的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的带头人顾沛教授,他负责两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数学文化”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此次他们拿出了10门公共课作为研讨基础,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和7门课的课程组组长在会上发言,再加上周远清、王义遒等专家的精彩报告,众多学校积极参与的问题讨论、经验交流,使与会者如同进了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山。
近年来,针对专业教育过窄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受到更多关注,各个高校都开设出一批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对于扭转时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人文素质教育仅仅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翼”。“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另一翼是“科学素质教育”,“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换句话说,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
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人文素养又具科学精神、既懂得人文价值又掌握科学方法的高素质人才,真正迈出梁思成所说的“半人时代”的樊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许多专家呼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在从文、史、哲、艺术等方面“切入”和“突破”以后,应该适时地考虑扩大战线,要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翼并重,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融合。
“探索在科学教育课程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已经成为我校近年来从课程建设方面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说。该校开设的“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等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公共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兼顾,力求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搭建了连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台。
“一看到那些数字、符号我就头疼”,“理科就是那些既枯燥又复杂的算式,习惯形象思维的我们对它们只能敬而远之。”这是大多数文科学生的看法。然而在南开大学,很多科学素质课却深受学生欢迎,由于选修人数太多,有的课程甚至出现了连续几个学期学生都选不上课的火爆场面。曾经选修过“世界科技文化史”和“天文学概论”的学生杨光说:“课上没有枯燥的数字与繁琐的公式,我觉得科学充满了轻松与和谐、趣味与美感、哲理与思考。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受益很多。我感觉对世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看问题也更深入了。”
南开大学的教学实践为那些在“曲高和寡、门庭冷落”的困境中挣扎的理工类公共选修课提供了经验,为科学素质教育提供了经验。一些课程的魅力已辐射到全国高校,他们纷纷向南开咨询,希望开设类似的科学素质教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