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董涵洁 牛子轩)11月15日,哲学院“点亮计划”志愿服务队赴山东省利津县开展服务困境儿童的一对一关爱帮扶活动。来自哲学院、软件学院与法学院等六个学院的志愿者们首次同长期线上帮扶的10名孩子会面,以创新营会的形式共赴成长之旅。
在利津县东津渡公园“黄河书屋”,孩子们终于见到了网上陪伴自己成长的“大朋友”,拘谨之余难抑兴奋。会面后,12名志愿者与孩子们两两结组,共同体验了“秋日拼贴诗”“抱抱好人数”与“彩泥疗愈游戏”等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在“捡秋”创作诗词卡片、“喊数抱团”与串联彩泥作品讲故事的游戏中,志愿者同孩子们紧密配合、深入交流,帮助孩子们舒缓长期紧张的情绪,锻炼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的能力。游戏结束,孩子们一改见面时的拘谨羞涩,与志愿者或亲切拥抱、或分享秘密。
当天,志愿者送孩子们乘车回家并入户探访,与孩子们的监护人亲切交谈,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况并和孩子们一起整理书包、摆放物品。期间,一名女孩主动向志愿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政治课思维导图。哲学院硕士研究生蔡昌民将网络上的约定带到现实,一个足球和一本《格林童话》助力了孩子们的“足球梦”与“文学梦”,也见证了南开大学学生同利津县困境儿童跨越山海的友谊。
利津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刘静高度认可志愿者们的贡献。刘静指出,两年来该项目丰富了困境儿童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增强了孩子们在社交、生活和学习中面对焦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志愿者的帮扶下,一名孩子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并于今年顺利升入高中。
本次活动作为“点亮计划”的线下实践,在南开大学哲学院团委指导下,由哲学院本科生综合党支部联合利津县民政局与利津县慈善总会共办。“点亮计划”自2024年3月启动,招募南开大学志愿者在春、秋学期为利津县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视野拓展等服务。项目累计服务困境儿童42人次,线上连线150余次,于2024年获评“南开大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本学期“点亮计划”优化项目实施路径,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理念的号召下,采取“轻课程+轻实践”双轨共建模式,开放南开大学志愿者线下前往利津县进行实地帮扶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