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国际中文教育电写教学的必然趋势与教学启示”讲座举行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11-03 07:49

  南开新闻网讯 11月1日上午,由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汉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学术前沿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国际中文教育电写教学的必然趋势与教学启示”,特邀美国中文教师学会副会长、耶鲁大学梁宁辉教授担任主讲人。南开大学驻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董淑慧教授、国际教育学院与汉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部主任王帅副教授、2025级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以及来自中国、美国等的高校师生共同参与。讲座由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温宝莹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梁宁辉教授从社会技术变革、汉字本体特征及学习者需求三个维度,系统论证了“电写为主,手写为辅”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必然性。她指出,在数字化通信主导的当代社会,电写已成为汉字书写的主要形式;汉字本身的复杂结构给汉字习得带来了显著挑战,而电写汉字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难题;此外,大多数初级学习者的学习目标集中于交际、旅游等实用领域,电写教学更能契合其学习动机。梁教授强调,电写教学能够突破“汉字难学”的传统困境,帮助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书面交际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成就感,扩大中文教育的受众基础。

  在教学实践层面,梁教授详细介绍了耶鲁大学在考试评估、作业体系与课堂教学三方面的系统性改革:取消手写考试环节,强化阅读与口语测评,并整合Canvas、Lingco、Quizlet等数字平台优化词汇自测与考试形式;大幅缩减手写作业,代之以电子写作与语音转写训练;在课堂活动中深度融合电写技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成果显示,即便处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也能熟练完成电写任务,并可借助Suno等AI工具进行中文歌曲创作,体现出电写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与拓展表达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梁教授进一步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电写技术为人机协作学习开辟了新路径,不仅延伸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也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方法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围绕电写模式对汉字认知神经机制的影响、汉语水平考试的题型革新、以及手写与电写在教学中的平衡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王帅副教授从教学实践出发,充分肯定电写教学对汉字形义关联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双向促进,称其为具有前瞻性的范式转型。董淑慧教授则就电写时代汉字文化内涵的传承、以及语音转写对深层思维过程的潜在影响与梁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

  温宝莹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本次讲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她指出,这场报告挑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定势,让我们重新思考汉字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何而教”这些根本性问题。它是一次思想动员,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作为研究者与实践者,我们应该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才能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把握先机,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峰。(汉语言文化学院供稿)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赵美蓉任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
南开大学环境学科创建五十周...
南开团队在植物生殖生物学领...
南开北大清华三校校友重走西...
南开大学举行杨振宁先生追思会
深切悼念杨振宁先生 葛墨林院...
具身智能医工交叉论坛南开举办
南开大学中外学子共迎重阳佳节
南开大学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署...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