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沈梦贝)5月8日,汉语言文化学院开展春季学期形势政策系列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海东老师以“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新趋势及其影响”为主题,为全院师生带来专题授课。
课程伊始,孙海东梳理了中国文化工作的历史成就与时代挑战。他指出,从革命年代到如今新时代,中国始终以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然而,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元,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交织涌动,对主流价值观形成冲击。对此他强调,文化自信是应对挑战的关键,青年学生需在多元思潮中明辨是非,守护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针对错误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潜在影响,孙海东结合现实案例深入剖析。他谈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催生“唯利是图”倾向,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党史、军史动摇国家根基。他寄语在场学生,作为“拔节孕穗期”的时代新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决抵制“非黑即白”“道德相对主义”等错误认知,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
谈及历史虚无主义,孙海东系统分析其表现形式与渗透手段:从诋毁英雄、碎片化解构历史到娱乐化消解严肃历史,其本质是通过“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动摇国家精神根基。他特别提醒,网络空间已成为错误思潮传播的重灾区——错误言论的出现,实则是境外势力与国内错误思想合流的结果。他从苏联、叙利亚等国的沉重历史教训中得出结论:历史虚无主义是美西方的攻击手段,思想防线被攻破会导致严重后果,这些错误思潮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维度予以驳斥。
孙海东号召青年一代既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做错误思潮的终结者。他强调,筑牢思想防线需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历史观;二是立足中国实践,在对比中认清制度优势;三是主动发声亮剑,在网络空间弘扬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