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木琳 刘畅)在甘肃省庄浪县东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已经拼装完成,整齐排列。待到取暖季,在庄浪暖阳的照射下,这些光伏板便会开始发挥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和三间宿舍供暖。
这是电光学院依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在东门村开展“户用光伏发电替煤取暖”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以解决当地长周期煤炭取暖的高成本和高碳排放的问题,光伏发电取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还将为每户每年节省2—3千元取暖费用。电光学院携手校友企业尚方智慧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为东门村提供光伏取暖装置,首批为党群服务中心捐赠的价值15万元的设备已经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在农户家里的安装调试工作即将有序开展。
作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甘肃省庄浪县东门村站的成员单位,电光学院用心打造“向阳工程”,积极推进“光伏替煤取暖”“光伏路灯照明”和“光伏取水灌溉”三个项目,发挥新能源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0年实践深入庄浪,定制心愿清单
“向阳工程”从何而来?自电光学院“公益晨跑 筑梦庄浪”活动开展以来,师生社会实践队连续10年深入庄浪实践调研,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情,为振兴庄浪认真制定“心愿清单”并为之奔走。随着实践调研的不断深入,当地路灯不足、取暖周期长取暖成本高、取水灌溉成本高难度大的实际需求和困难让师生们放心不下。讨论中,在电光学院光伏技术优势和庄浪日照充足的自然禀赋优势的碰撞之下,利用光伏发电产生低碳新能源“照亮上学路”“温暖村民家”“提水润农田”三个点子终于列入电光人筑梦庄浪的“心愿清单”,“向阳工程”应运而生。
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推动学院在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工作中建新功,学院党委积极部署谋划,于今年暑假期间举办电光学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专题研讨会,指导学院第一批3个工作站建设,推进庄浪站“向阳工程”落实。
学院班子高度重视,院长赵颖亲自谋划,联络校友。南开大学2004届微电子专业校友、北京尚方智慧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金鑫与多家校友企业积极响应,提供支持,捐赠金额30万元。光电所高级工程师许盛之带领校友企业深入东门村实地勘察,精准核算项目成本,设计项目方案。
照亮庄浪孩子上学路,点燃乡村振兴致富灯
从前,每当夜幕降临时,东门村的小路因缺乏照明装置而一片漆黑。从2022年开始,电光学院瞄准村民需要,通过由吴建明校友基金会支持的“公益晨跑”项目募集资金,在南开大学驻村干部王建鹏的帮助下,连续两年为东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为农户外出和孩子上下学提供了安全保障,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和好评。
深耕于“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和“三全育人”育人模式,学院闯出了一条定点帮扶振兴乡村与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相互赋能的特色之路,也通过光伏照明项目验证了光伏产品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适用度,为进一步借助“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发挥“光伏助农兴业”的潜力拓展更多科研项目和帮扶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光伏助农扶智兴业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立以来,学院积极开展西部地区“双碳”问题现状专题调研,探寻利用新能源助推当地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除了服务生活的发热和发光项目,利用光伏技术服务生产的发力项目即将开工。
当地干旱丘陵地貌令取水灌溉成本高、难度大,从而导致庄浪地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生产发展受限。电光学院以“光伏助农,产业兴农”为主题,制定“光伏发电送水上山灌溉农田”方案。该项目也获得尚方能源公司的大力支持。
接下来,电光学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校友资源,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现代化乡村建设低碳模式,巩固光伏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成效,为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提供电光智慧、电光力量、电光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