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谁能想到,爸妈在公园散步,我却在一旁的草坑里做生态学的实验。疫情期间,我们的实验课一节也没落下。”疫情期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基础实验课程组的师生通过网络指导,虚拟仿真技术和学生各种DIY器材的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了一学期的生态学实验课,同学们交上了“五花八门”的趣味作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学基础实验课程组千方百计、师生配合,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生态学基础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共有2018级43名同学上课。疫情期间,曾文炉、马维琦两位老师利用网络在线指导实验教学、组织线上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批改。他们还通过虚拟仿真、实用软件、PPT及学生线下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同学们就地取材,DIY实验模型,远程完成实操。
马维琦介绍,我们会提前1周把新编的授课实验讲义发给同学们做好预习,需要安装软件的实验会让学生提前安装。比如,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Logistic增长实验,种群捕食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人工湿地修复农业面源污染虚拟仿真实验等。
而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验,如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及其稳定性分析实验,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实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实验等,也会让同学们提前自行准备材料。
“有的学生用玻璃瓶或塑料瓶代替烧杯,有的同学用铁丝或柳条和家里的纱布等制作鱼网,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实验,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们认真的态度还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的,而且很多同学说,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感觉更有趣味性,交作业的时候甚至有一种互比互看的感觉。”马维琦说。
|